人民日报 | 珠峰脚下的“丁真”们:上海援藏改变了什么?

2020-12-17 14:17
上海

藏族小伙丁真火了,“青稞黑妹“尼玛普尺有点慌。

生在日喀则市江孜县的日喀则浦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尼玛普尺,没想过自己还有期待当“网红”的时候。最近,她一直琢磨怎么通过网络直播销售黑青稞,订单增加有限,眼看藏族小伙丁真突然成了“流量明星”,她既看到商机,也感到危机。

上海援藏联络组组长、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孟文海的提问,逼得尼玛普尺深入思考——“离真正的网红有多远?怎么走好网红经济这条路?”

一场关于网红的微信群聊

孟文海在“2020日喀则新媒体特训营”微信群里提问——“丁真的走红,咱们能从里面学到什么?”

本地“网红”纷纷发言——

“当地政府反应快、动作迅速,迅速签下丁真,这是品牌捆绑,也是帮助丁真长期发展……”

“政府不说官话,与民同乐,传播方式和话语体系紧跟时代脉搏,和大众打成一片,提高传播水平。”

“本地人视角看,丁真其实没那么独特,但站在外界看,大家都被他的淳朴和洁净震惊,我们要学会换个角度去看文旅产业。”

“丁真爆火可能是偶然,但爆火后当地能做到快速跟进,并很快拿出适合丁真的一系列推广组合拳,显然不是偶然,需要平时工作的积累。”

这个20多人的微信群,群友来自日喀则创业青年和媒体从业者,今年10月在上海“日喀则新媒体红人特训营”培圳了20天,前十天在高校理论学习,涉及新媒体时代采编实务、创作与传播理论、产品营销策略及案例分析等;之后在某电商实训基地进行十天见习,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提升学员借助在线经济模式推介日喀则特色产品的实战能力。

尼玛普尺在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直播

群聊从此热闹起来,上海援藏干部时不时作些引导,也沿着大家的思路提出建议。

尼玛普尺是特训营的副班长,她从事青稞产业,大家帮她集思广益:“有没有能给青稞代言的网红?”“你觉得怎么呈现青稞,大家更有兴趣?”“不要急着考虑订单,先打响青稞的品牌,挖掘自己的特点。”

尼玛普尺也动足脑筋。“家里的有机磨坊,也是很好的展示资源”“青稞小村景观优美,是不是可以展示产品的纯天然?”“搞一场从种植到加工的‘慢直播’,不是更能帮助大家了解青稞生产过程?”

关于生产思路和自家产业发展的点子越来越多。其实,她本身也是江孜的小网红,不少短视频点击量也颇为可观——她自称“青稞黑妹”,大家一鼓励,更坚定了她为青稞代言的决心。

尼玛普尺在日喀则的农田中

这只是上海援藏干部日常工作的一个片段——工作随时随地,思考接踵而至。把尼玛普尺这样的年轻人培养成“丁真”,培养成更具自主意识的“创业者”,是他们时刻思考的命题。

“一时一地的销售量不重要,重要的是互联网思考方式。让你们反复揣摩‘丁真’,是锻炼大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考方式。明白这些,你们才能让珠峰脚下成长起来更多‘丁真’,成为一代具备互联网意识的藏族青年。”孟文海这样激励尼玛普尺们。

一份名为“浦援”的缘分

23岁的尼玛普尺有个公司叫“浦援”,她说意在铭记上海援藏之情。

她是江孜县闵行中学的毕业生,一进校她就发现,和小学相比,老师教学方式更活泼,经常举课本之外的例子帮助理解。周末,平时严肃的数学、物理老师,常组织同学们做游戏。“老师常说,成绩固然重要,综合素质也不能丢”,尼玛普尺回忆。

这是这所上海援建学校的独特气质,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素质,给学生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提升成绩,更培养日后发展的潜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闵行中学读书,我很幸运”,尼玛普尺说。

后来,她考上西安财经大学,2018年毕业返乡创业。这一选择,与上海对口支援有很大关系。临近毕业那年,正经营青稞合作社的父亲遇到些困难,上海援藏干部给了很大支持,提供部分援藏资金帮助合作社扩大生产,也在生产和经营上提供了许多帮助和建议。尼玛普尺曾想回乡考公务员,但本性活泼的她又觉得自己创业会有更多作为——父亲和青稞打了一辈子交道,江孜又是青稞重要产地,她决定了:“政策这么好,西藏人民生活改善也很大,是不是可以做更多和青稞有关的文章?”

经营青稞加工产品的想法应运而生,她瞄准的第一个产品就是青稞面包。她的小店刚开业,第一个客户就是上海援藏干部。他们和尼玛普尺签下订单,青稞面包成了援藏公寓的“特供早餐”。

尼玛普尺在磨坊里查看情况

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援藏干部、江孜县委副书记张毅,还记得尼玛普尺事业起步的情景——“她是县里重点扶持的创业人员,帮她,也是为更多青年树立榜样。”每年,江孜县的大学生就业人数都超过700人,如何鼓励青年在西藏、在江孜干事创业,时常困扰着张毅。

“为初创者服务,助开拓者进取”,这是张毅和上海援藏干部们的选择。通过设立大学生就创业指导中心,上海援藏干部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帮他们“轻装上阵”;已“上道”的大学生,则积极协助他们拓展市场。

现在,尼玛普尺的面包在江孜打开了销路,她寻思去拉萨等地拜师,深造面包手艺,把青稞面包做出新花样。她还希望家乡的黑青稞作为特色农产品,附加值能更高。

尼玛普尺在青稞地查看青稞的收获情况

“上海对口援藏25年,我今年23岁,我的成长轨迹处处有上海援藏的痕迹,不断支持着我的成长。”尼玛普尺说,“我也想回报家乡,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奔小康。”

持续发展,激活内生动力很重要。张毅时常思考,要想让江孜发展长久,必须有更多“尼玛普尺”。对口援助不能“堆资源”,有发展的“决心”和技能更重要。工作环境变化大,而地方观念的不同,尤让援藏干部纠结——对长期在浦东工作的张毅来说,如何让“敢闯敢试”的基因影响当地,是最大的难题。

张毅说:“本地青年有朝气,我们努力激发其心气和志气,让他们选择拥抱市场,扶助他们在挑战中走向成功。”

一段长达25年的情缘

在上海对口支援下成长的,还有片多。对他来说,创业曾经的激励是政策和资金支持,但如今事情发生了变化——

“我们把片多的产品送去上海参加展销会,他的牦牛绒围巾相当畅销。我们也不断启发,他开始思考市场营销和品牌设计的重要性,他再和我们交流,常常是探讨创意设计,而不是只在乎政策和补贴”,张毅说,“转变首先来自观念,让他们敢闯敢试,是我们工作的难点。”

上海对口援藏助推了江孜创业者事业的“起飞”,他们的生活有了新的可能。扶持和培育这样的“典型”,也是推广新型创业和生活方式。“事实胜于雄辩。人人羡慕,愿意学习,这是移风易俗、改变更多人的基础。”张毅说。

软件硬件两手抓,从基础设施改善到思想观念转变,这是上海援藏始终贯彻的工作思路。尼玛普尺的青稞生产基地位于江孜县索盖村,村内道路整洁,夏季时鲜花开满道路两侧。两三年前,这是条泥土路,一下雨,道路泥泞,“抬脚就被粘住,村民叫苦不迭”,村支书普顿珠说。索盖村位于349国道旁,往来游客必经,离县城不过十分钟车程。村里有着广袤的青稞田地,一旦基础设施改善,发展产业及旅游,都有相当大的优势。

图为上海援藏打造的索盖村青稞田一角

2019年,上海援建了索盖村乡村振兴示范点,道路照明、环境绿化、给排水以及昔日“烂泥路”等基础设施得以跨级升格,直通每家每户。

环境大变样,发展有希望。利用现有青稞地和山峦景观资源,索盖村期望打造万亩网红青稞田,让游客乐于观赏。该建设项目帮助村民增收180万元,此后又新建和改造了青稞、蜂蜜、氆氇、卡垫四个合作社,累计帮助当地群众增收58余万元。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越发兴旺,索盖村也是日喀则这些年变化的缩影。

在日喀则,上海参与建设的基础设施随处可见。1995年,日喀则自来水厂供水,1998年9月,日喀则上海广场竣工,成为日喀则市标志性建筑。此后,上海援藏又在各县创造了许多第一:定日县的第一条水泥路、江孜成了第一个铺设电话光缆的县城、2004年拉孜地区通电……

打好基础,产业才能兴旺。多年来,重点扶持的江孜青稞、亚东鲑鱼、拉孜藏鸡等特色优势产业已逐步成型,有效保障了当地群众稳定收入。亚东鲑鱼人工繁育难度大、成功率不高。2015年,亚东县成立亚东鲑鱼繁育基地,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专家进驻,攻克鲑鱼养殖多个难题,几代援藏人共同努力,推动亚东鲑鱼养殖产业发展成形。

着力建设的医疗、教育的民生设施,则有效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实现对口支援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从成功创建三甲医院的日喀则人民医院,到各县基层医疗机构,从日喀则市上海实验中学到各县的援藏教师,上海对口援建积极发挥“组团式”医疗、教育人才援藏和对口五县基层专业人才支援作用,持续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和教育人才队伍

投入不断增大,变化不断踊现。

“在坚定履行政治责任中体现上海担当、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拿出“上海方案”、在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上发挥上海优势、在提升民生服务保障水平上打出上海品牌、在培养本土人才激发内生动力上贡献上海智慧、在深化沪藏两地交流交往交融中体现上海温度。经过25年的接续奋斗,上海援建日喀则五县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孟文海说,“上海援藏的25年,不但是为当地打好基础、补上短板,更是激发当地内生动力,促进长远发展的过程,这一代藏族青年的生命轨迹,将和他们的父辈有所不同。”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人民日报 | 珠峰脚下的“丁真”们:上海援藏改变了什么?》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