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围墙的公园·回声|“公·园”里的自然与相遇

徐亚萍
2020-12-10 16:14
来源:澎湃新闻

摄影展“公·园”自9月26日起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出,本周即将落下帷幕。参展作品有两个来源:一组是大多数来自上海本地的视觉和声音艺术家,包括btr、蔡冬冬、弗搭界小组、甘莹莹、顾铮、郭盈光、陆元敏、鸟头、徐杰、许海峰、薛宝其、严怿波、殷漪和朱浩;另一组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城市漫步栏目“沿苏州河而行”年度项目的策划者和志愿者,他们中有都市上班族,也有刚毕业的学生,组成了“没有围墙的公园”单元。也许我们可以把这些视角各异的作品,看做一种记录储存技术所构成的自然,这样一来,进入“公·园”,如同进入一座公园,进入一个浮动着异质共生的颗粒的生态环境。

投身公园

在“公·园”里,熟悉的日常城市空间产生了变形。被切割出的范围,产生了远近各异的感知距离,公园变成了一个被多方赋义的对象、一种联结记忆和自然的媒介。投入展览空间,便激活了其中的视线行列。

在参展影像中出现的公园,很多是上海城区范围内的居住区公园,不是郊野公园,是近在手边的绿地和公共开放空间,它们的功能是让人在工作之余获得喘息和再生。在地理版图和心理规划上,这些公园提供了一个中间地带,调节着居住、工作和商业活动的节奏。

“公·园”展览中涉及的上海市范围内的公园  本文图片均为 徐亚萍 摄

在上海,逛公园是便利的。据报道,2020年上海城市公园总数会达到400座,每个人都能拥有8.5平方米的公园绿地面积。这个面积不是财产,只存在于造访者的足下。

投身公园,意味着从工作和消费中逃逸。“没有围墙的公园”中的一件作品是《蝴蝶湾午休:一个上班族的秘密》,作者浮力大观察到蝴蝶湾在一天中的人流变化和使用方式,而午休时间的公园尤其适合上班族用来“透气”,他们可以在这里听耳机、背书、运动、午睡、瑜伽、发呆,绿地和公园提供了一个“放下内心的围墙”的缓冲地带。于是公园对于都市职员而言,尤其是一个容纳“后台的我”的空间,脱离机械理性,恢复直觉。将身体临时放置在公园,也是为它寻找一个新的语境,获得一种新的身份。《Re·Public公园》的作者619看到,公园拥有重塑关系的中介能力,在植物、动物面前,“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不分长幼。

投身“公·园”这个展览的空间,造访者也能试着从生产和消费中逃逸,似乎和投身公园一样,也是在技术创造的自然中,重塑与世界的关系。

公园本身拥有梦的特性,因为它让种种不相关的人和非人共同存在,于是将公园作为角色的作品,也让访客身处梦中。甘莹莹在“无名之地”系列中,用转瞬即逝的叠加光影,模仿梦的经验,水面暗影承接树叶间的缝隙漏下的光彩,弃舟似乎粘在镜面上,而镜面则是镶金的云层表面,云层又在另一个映像中被转化成涟漪——随着脚步移动,这些倏忽的意象在造访者的知觉中不断转化、连成一片。

甘莹莹“无名之地”系列

公园的空间,让浮动易逝的意象和潜伏记忆在这里联结。btr在《聚2020》中,为这种功能提供了一种文字解释:“公园适合出神。如现实世界的缓冲地带,人们暂时进入另一种时间。可以停下脚步,感受地铁穿越地下的微妙震动;或怔怔地望着荷花盛开的湖,感叹自然给予人的具有安慰效用的确定感;可以且歌且舞、理发、奔跑,也可以捕光捉影,谈笑风生。众生相是无尽的清单,也是时代的印象。”

于是展览中的作品构成互文,引导我们在梦中穿行。

蔡东东《垂柳》以错置的方式,描摹梦的经验。这其实是一张顺时针旋转90度放置的黑白照片,却借此颠倒了日常的视觉秩序。被大风吹得脱离了地心引力的柳枝,由于置放方向的调转,回归了重力作用,但物理逻辑本身却已经被否定了。

蔡东东《垂柳》

从入口开始,一直到展览三楼,访客途经各个视觉序列,不同的画框比例、影像材质、风格节奏,造成远近大小的失调变形和冲击,将展览空间中的游走,变成感觉意象不断升腾破裂的连绵不绝的体验。

姿态

出现于公园中的姿态,也有种失调变形的风格。现代社会的人,被技术和生产的机械化、标准化流程扭曲重塑,我们的身体姿态再也不是纯粹天然的样子,而影像收容了这些姿态。人在公园中可以放松自己,于是身体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姿态表达不可见的经验。比如在btr的视频装置《分开聚众》中,一个人在地上爬,引起猫的关注。

“公·园”如同姿态的百科全书,从中可以看到种种或典型、或怪癖的动作。相比标准化的都市礼仪,失之规范的“症状”在这里集中。视觉文化研究者应该将它们当做分析的对象,当做书写潜意识的象形文字,从中解码社会的秘密。

“没有围墙的公园”单元中,陈鑫培用《在公园中,浮生一梦》的六种样本——婴儿车里的孩子、玩游戏玩捉迷藏的小朋友、终年操劳工作的园林工、遛狗的退休中年大叔、扶着轮椅踱步被保姆照料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拄着拐杖的长者——勾勒出现代人姿态的历时性。

btr《分开聚众》:爬行

公园这个自然,以及其中的锻炼、歌唱、舞蹈、书写、交往,被置于记录技术的观察范围内。而观察和见证的姿态本身,也被影像和声音保存下来,进入我们感知取景框的景深。在展列的语境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公园中的动作,展览本身为我们展示了一些打开公园的游戏结构。

比如摄影家陆元敏的《游园》,似乎是一种钻入洞穴的捞取过程,独特的浅景深和边缘失光暗角的构图,构筑了捞取的长度。辨认图像的焦点,就如置身一个人的瞳孔,透过他的虹膜向外探知,或者身处一个摄影机的暗箱,光圈也在视野中在场。照片的内容需要定睛的观看姿态,投入对焦的时间。

陆元敏《游园》

薛宝其的“读书热”、“独生子女”、“夕阳赞”这三组照片,是他在过去四十年间,在自家附近的复兴公园捕获的。在我们目光和脚步的挪移中,成组的图像构成连续的蒙太奇。在影像间重复的“阅读”动作,占有感知域,指向当时集体的渴求。

薛宝其“读书热”系列

距离

“公·园”里的艺术装置也用公园做尺子,测量个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

在殷漪的《为了告别的聚会》中,紧密和距离相互转化,构成一种用来认识历史的辩证方法:个人不仅是历史的无名参与者,也在当下旁观历史中的自己。十张红色椅子围坐于一张回转餐桌,在自动旋转的桌面上摆放的,不是菜肴,而是八只封闭在玻璃罐中的扬声器,以及黑白照片相框。透过照片的过滤和声音的变形,缺席的聚餐者在一个想象的空间中出现:50年前的年轻人簇拥着上山下乡,50年后的他们已经变成老人,在鲁迅公园集体歌唱。在历史中,个人的身体是被动的,取决于时代的调遣,而公园善意地敞开,回收蹉跎的身体、安放无名者的记忆。

殷漪《为了告别的聚会》

同样被鲁迅公园中的集体活动吸引的,还有弗搭界小组。在《星期六上午在鲁迅公园(2009-2011)》中,他们用镜头观察和捕获公园的“集体主义氛围”,尤其是被舞蹈的身体所吸引的游园者,在临时、偶然的聚集中构成一种“能量场”。公园在此变成广场,虽然休闲中的互动取代了广场上的集会,但是公园仍然延续着广场的召唤力量,将个人变成集群中的一分子。弗搭界小组在这两种时代集体氛围中,找到一种连续性:让召唤产生力量的,往往是仪式中的参与和感官的交换。

弗搭界小组《星期六上午在鲁迅公园(2009-2011)》

在公园中,就像在特殊的当下,每次偶然的遭遇都在构建相处之道,人们商榷着“距离”的范围和涵义。从三月中旬开始,上海的公园恢复开放。btr在视频装置作品《分开聚众》中,用三屏对位的形式,还原了“后隔离”时期公共空间中的社会关系。在新的情势中,“分开聚众”以一种心照不宣的方式签订人与人的契约:既不对话也不对立、既不干扰也不排斥,敞开而收敛,以便随时调整姿态。在不明朗和不确定之中,“分”与“聚”与其说是主动的行为,不如说是对变化的反应。影像、声音、文本,被三屏的形式分离和聚合。当一首萨克斯风曲在某个公园的角落里吹奏,其他屏幕中渐次闪过的公园也徜徉在曲调中。于是,另一个公园在我们的联想中生成,它既依赖也打破了屏幕之间、公园之间的界限。

btr《分开聚众》:旋律在公园间共享

“没有围墙的公园”

取消围墙限制的公园,作为一个隐喻的意象,寄托了素人艺术家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想象和期待。

见闻在《和彭爷爷的两次相遇》中,用声音和随身拍摄的照片,记录了人和人在城市开放场所的相遇。相遇的地点在昌化路桥,一个陌生的老爷爷在这里放风筝,他每搬到一个新的居所,都会在附近找到一块开放的空间放风筝,这个活动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昌化路桥虽然不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的公园或绿地,但是它和公园或绿地一样,提供了一个由风、天空、树木这些自然元素所主导的语境,重新安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见闻认为,自然存在的地方,恢复了人对环境、对世界的接触能力,于是在人的心理释放出一个开放的空间,让面对面的相遇和交流获得种种可能性。

恢复感知和交流的自然状态,似乎是“没有围墙的公园”参展作品的共同意图。

Enlin小组在《看·公园》中再现了一个在公园之外、却又与公园发生直接关系的位置:从他们的高层居所向外张望,可以看到小区内的小型公园。对他们来说,这种观看是一种模糊了交往距离的身体经验:“不带任何的判断和分析,甚至没有什么感情,纯粹只是平静的凝视”。

作为景观设计师的李蔓,将公园视为一种划分感知边界的装置。通常这个“装置”是由政府和城市规划设计师指派的,在《没有围墙的边界》中,她试图打破这种被指派的边界所具有的给定性和清晰性,在积木拼合风格、光影投射和转动所构成的装置作品中,创造一种流动的、难以把握的边界。

皮二和王越洲则使用不同的方式,打开了公园的听觉无意识。在《苏州河奏鸣曲》中,王越洲强调声音对现场信息的记录、与现实的对应,以苏州河沿岸公园中的种种声响,辨识城市人文地形中的多样身份。与此不同,在《狩猎一无所获的惊喜》中,皮二有意模糊声音对确定对象的指涉作用。我们进入一个黑幕围出来的“暗房”,在其中看到一组没有确定信息的照片,耳边是夜鹭的鸣叫。然而声音无法帮助我们确定画面的涵义,不仅如此,它创造了另一个感知的领域,与所见形成张力。

相关展览

公·园

最后一周,即将闭幕

学术主持:顾铮

策展人:施瀚涛

参展艺术家:btr、蔡东东、弗搭界小组、甘莹莹、顾铮、郭盈光、陆元敏、鸟头小组、徐杰、许海峰、薛宝其、严怿波、殷漪、朱浩

特别合作:澎湃新闻·城市漫步“没有围墙的公园”

“没有围墙的公园”项目合作者:619、Enlin、陈鑫培、浮力大、见闻、李蔓、皮二、王越洲

特别鸣谢:中华艺术宫

技术支持:英国PermaJet艺术纸

主    办: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0年9月26日—12月13日

展览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虹口区多伦路27号)

(作者徐亚萍系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沿苏州河而行”漫步同行者)

    责任编辑:沈健文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