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独奏音乐会,杨雪霏要在古典吉他上描绘诗情画意的中国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实习生 旺珍
2020-12-02 09:17
来源:澎湃新闻

杨雪霏身上有许多“第一”。她是中国进入音乐院校主修吉他并取得吉他学士学位的第一人,是在国际舞台成功开创职业演奏生涯的第一位中国吉他演奏家,还是在大型音乐厂牌录制唱片的第一位中国吉他演奏家。

长居英国,演出足迹横跨美洲、欧洲、亚洲的五十多个国家,杨雪霏来上海开独奏音乐会的次数并不多。

12月10日,她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带来“爱的罗曼史”专场,除了古典曲目,还将呈现一批由她改编的中国作品,在古典吉他上“描绘中国”。

杨雪霏

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

北京姑娘杨雪霏和吉他结缘纯属偶然。

小时候淘气,父母想让她学一样乐器安静下来,刚好,小学里有吉他兴趣小组,便把她放了进去。7岁的杨雪霏第一次听说吉他,“从一开始,我就觉得琴很好看,声音很好听。”

10岁,杨雪霏开始学古典吉他,13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成为该校招收的第一个古典吉他专业学生。

早年条件艰苦,杨雪霏常常找不到好吉他,好几把都是别人送的,有西班牙领事特别转赠的,还有日本吉他制作家河野贤本人制作的。1995年,古典吉他演奏家约翰·威廉斯来中国巡演,在大师班听了杨雪霏的演奏后很感动,巡演结束,把自己的吉他留给了她。

杨雪霏和西班牙作曲家罗德里戈也有不解之缘。

罗德里戈3岁双目失明,但一生创作不止,其中一部《阿兰胡埃斯协奏曲》,被认为是西班牙音乐和吉他协奏曲中的巅峰之作。

14岁,杨雪霏第一次去西班牙马德里演出,要演罗德里戈的独奏曲《祈祷与舞蹈》。陪同的老师知道罗德里戈会来,怕她有压力,没打算告诉她。

九十多岁的罗德里戈是在女儿西西莉亚的陪同下来的。中场休息时,杨雪霏被引荐给罗德里戈,女儿告诉他,这是一个14岁中国女孩的音乐会,他很吃惊,以为是成年的职业演奏家演奏的。

后来,杨雪霏升入中央音乐学院。2000年,她以中国第一个吉他本科毕业生的身份毕业,同年,获得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赴英留学。

很多人问她,为什么选择英国,而不是“吉他王国”西班牙。她说,自己不是去学弹吉他,而是想学音乐,感受欧洲的文化艺术氛围。

常驻伦敦,杨雪霏刚开始并没有文化上的不适应,文化冲突是慢慢显现的,待的时间越长,越能感受到彼此的不一样。尤其是演奏家,她总结,要演好不同国家的音乐,到了一定高度后,对文化的了解至关重要。

杨雪霏身体力行的成效是显著的。《西班牙国家报》这样评价她的演奏,“她的西班牙风格不是学来的,而是在她的血液中。”《纽约时报》则评价,“她的吉他演奏,动人得好像她就是在安达卢西亚(西班牙南部)阴凉的庭院里长大一样。”

杨雪霏

从小就想演中国作品

演奏生涯初期,杨雪菲便开始挖掘中国作品,苦于中国作品少之又少,她干脆自己上手改编,1999年发行第一张专辑《杨雪霏:古典吉他》,便收录了她改编的《彝族舞曲》。

2005年,杨雪霏发行第二张专辑《四季》,也收录了一批中国作品,包括《玛依拉》《茉莉花》《牧童短笛》。

今年,杨雪菲发了一张中国作品专辑《中国素描》,放肆玩了一把“中国风”:有《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等民歌、民间小调,有《月亮代表我的心》等耳熟能详的流行旋律,还有谭盾等为古典吉他创作的当代作品。

《中国素描》被杨雪菲形容为本人“第一阶段积累中国的吉他作品的成果”,是她二十年来对中国作品持续探索的集中展示。

杨雪霏对中国作品的执念,可以追溯到学生时代。

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她发现,周围的同学,不管是学民乐还是学西乐的,每学期都要演中国作品,但她没有,只能在副修的钢琴上解解渴。

去了伦敦后,她又看到,无论是德国、法国还是俄罗斯的学生,都会弹本国的传统音乐,更坚定了她日后改编、创作、传播中国作品的努力和决心。

在上海的这场音乐会,除了法雅《磨坊主之舞》、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姑娘》等古典曲目,杨雪霏还会献上《春江花月夜》《丝路驼铃》《彩云追月》《渔舟唱晚》等一系列改编的中国作品。

改编过程中,杨雪霏加入了许多个人的理解和诠释:《丝路驼铃》里,为了表现“丝绸之路”上驼商行进时的欢快情景,她用吉他模仿出手鼓的声效;《彩云追月》里,她用吉他特有的泛音、琶音,营造出夜空里彩云追月的唯美意境;《渔舟唱晚》里,她用吉他的轮指取代了古筝的刮奏……

杨雪霏认为,吉他原是一种沙龙乐器,私密性强,很适合演奏讲究诗情画意的中国音乐。

“多年周游世界旅行演出,演奏了很多国家的音乐后,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影响自己的成长背景,在世界各地与听众分享来自自己文化的音乐,成为我的梦想之一。”她希望,以音乐作为桥梁,吸引世界更多关注中国文化。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