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上海的清晨很冷,上马的赛道很暖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2020-11-29 19:07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马拉松展现了上海的城市精神。

“每一个人都是英雄,大家都是英雄。”

11月29日,站在上海马拉松终点线旁,周瑾再次提到“英雄”这个词时特意提高了语调。过去几天,面对媒体的采访,她不止一次这样感慨。

作为上马赛事运营公司总经理,周瑾这份真情实感完全缘于她亲历了上马在过去半年的牺牲和改变,以及见证了它如今的闪耀。

由于疫情影响,“25岁”的上马成了全球唯一一场保留大众名额的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而当9000名跑者从外滩金牛广场出发,用双脚踏出属于上海的城市脉搏时,上马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场“白金标”赛事应该有的模样。

防疫严谨、服务细致、赛道优美……但这些关键词或许都不如跑者们在冲过终点后的那句评价更有说服力,“上海的清晨很冷,上马的赛道很暖。”

现场医疗保障人员。

天时地利人和,令人惊喜的“上马速度”

“由于疫情原因,我们这次没有邀请国际精英选手参赛。所以今年的上马成绩会跟过往有不小的差距。”

事实上,早在两天前的最后一场上马赛前发布会上,周瑾就给所有关注着上马的跑者和世界田联官员们打了“预防针”,“以往,成绩是上马重要的一块,但今年我们呼吁大家量力而行。”

确实,缺少“非洲兄弟”的上马赛道,少了一份冲过终点前的风驰电掣,但中国精英跑者们却撑起了“上马速度”——当从越野跑道转战路跑赛事的贾俄仁加第一个冲过终点时,计时器上的时间定格在2小时12分43秒,这不仅是他的个人最好成绩,同时也接近了上马过去25年里国内男子跑者的最好成绩。

“今天的天气条件确实不错,气温适宜,天气也晴朗,所以我觉得这也体现了上马的一个特征,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就如周瑾所说,适宜的比赛环境和调整后更加宽敞的赛道是不可忽视的“天时”和“地利”,但要托起这份意料之外的“上马速度”,靠的不仅仅是精英选手,更是所有大众参赛者的“人和”。

根据赛后的官方数据统计,本届上马,男子组完赛率依旧保持在97%,而女子组完赛率则也有96%。更重要的是,在完赛的跑者中,创造“PB”(个人最好成绩)的不在少数。

“3小时21分是我跑马拉松的最好成绩,比我两年前的成绩还快了8分钟。”69岁的上海老将田径队队长朱葆宁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为上马认真备战了一个多月,最终也得到了回报。

“上马的赛道一直都很舒服,而且今年很多赛事都没有了,大家好不容易能够回到一场级别这么高的赛事,肯定都憋着一股劲想要跑出PB。”

有着5年路跑经验的“大锤”也在今年的上马赛道把自己的最好成绩提高了12分钟,而他能够创造好成绩的原因相当“简单粗暴”。

“上马的氛围太好了,今年虽然路上观众少了,但是我在最后10公里听到了官方音乐站现场在场《灌篮高手》,实在太燃了。”

当“大锤”在分享着自己的PB感受时,一旁另一位跑者也激动地附和,“我也是听到终点前那个现场演唱,一下子被点燃了,可惜差了几秒钟PB,是我错付了上马。”

说话间,两位互不相识的跑者相视一笑,然后各自戴起口罩,走向赛后放松区。

补给点的工作人员也是全副武装。

用细节筑起的“防疫厚度”

对于像朱葆宁老人和年过而立的白领“大锤”这样的大众跑者,他们参加上马不只是为了一枚奖牌和一个PB成绩,更是为了一年年重温“上马品质”的服务。

“我们的整个防疫计划其实从今年5月就开始做了。”和澎湃新闻记者谈起疫情期间上马的筹备,周瑾感慨万千。

据周瑾透露,为了能够保证上马顺利进行,赛事组委会在上海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和市防疫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2020上海马拉松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点对点细化到14个应用场景。

“我们一直在和防疫专家保持沟通,包括如何处理各种健康码的异常以及如何设置防疫的流程,目的就是为了精细化方案中的每个环节。”

过去5年,上马的起点外滩金牛广场,迎来送往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全球的跑者,而今年的金牛广场格外不同。

清晨三四点,上马志愿者们就在起点的跑道上按照社交距离贴上了9000个点位,静待跑者们的到来。“今年特别新设立的社交距离管理志愿者,就是把 9000名跑者网格化管理。”

周瑾表示,“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是确保跑者在集结区严格按照点位站立。如果在集结区有提前把口罩摘下的情况,也会及时提醒。”

志愿者为跑者使用凝胶消毒。

而当跑者们顺利站上这些蓝色的点位之前,他们还要先经过身份核验、健康码核实和体温检测这一道又一道的疫情防控措施——在特意搭起的检测帐篷后方,还有一个特设的“综合处理区”对所有出现体温异常的参赛者进行“二次检测核验”。

“我就很感动,我看到我们医务人员全都穿着隔离衣,佩戴口罩,严格按照防疫流程为我们服务,还一直为我们加油。”

黄欢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急症科医生,9个月前,他成为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在雷神山医院战斗了46天,如今他成了一名跑者,站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感受防疫工作的辛苦和细致。

“这个城市很不容易,也很勇敢。”

志愿者回收垃圾。

多元与包容的“人文温度”

撑起这份“勇敢”的英雄,是9000名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参赛的跑者们,也是超过6000人的志愿者团队和工作人员。

“我们从凌晨3点就在学校集合,然后从7点就在终点站好。”第一次成为上马志愿者的宋盈盈来自上海杉达学院,她被分配到一个全新的服务岗位——赛后凝胶消毒。

每当有跑者从她和同学身边经过,她就会主动提示跑者,“麻烦请用凝胶消毒,确保您的安全,您辛苦了。”

从上午7点到下午1点半,宋盈盈一遍遍重复着这句话,并且都会加上“您辛苦了”,这是上马组委会在动员大会上的要求,但也是她站上跑道的真实感受。

上马工作人员对厕所进行消杀。

令她触动的是,有时当她说完“您辛苦了”之后,跑者会突然停下,然后认真地看着她,回上一句,“应该谢谢你们,是你们辛苦了”。

“我们喜欢‘小马达’这个上马志愿者的名称。我们也能成为大家爱上上马的一股动力。”宋盈盈说这话时,不停抬起双脚踏着地,站了超过6个小时,她的双脚有些麻木,“今天虽然很冷,但是听到跑者对我们的感谢和鼓励,心里真的很暖。”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之下,上马已经不只是一场马拉松的路跑狂欢,它更像是一缕光芒,洒在每个人心中。

严伟是一名视障跑者,他曾经参加过世界六大满贯赛事,但相比其他比赛,严伟更爱上马,因为每一次上马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感动。

视障跑者在比赛中。

三天前,在来到上马的体博会领取装备时,他久久地站在那面参赛者的姓名墙之前,这一次,他不用别人告诉他“把手放在这里,你的名字在这里”,因为他自己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今年的体博会上,上马组委会和上马赞助商耐克公司一起搭起了一块属于视障跑者的“视障选手姓名墙”,那八个凸起的盲文虽不显眼却书写了中国马拉松的历史——第一次,视障选手可以亲自“看到”自己的名字。

“黑暗跑团”中的视障跑者。

“这是全国首创,上马的人性化确实令人感动。”作为黑暗中对话(中国)社会企业和“黑暗跑团”的创始人,蔡史印每一年都会带着团队里的视障跑者感受上马的温度,而这一次应该是她最受触动的一届。

“在筹备时间那么紧迫的情况下,能够考虑到所有的跑者,这就是办赛服务的最高水平。”

大众马拉松,本就是一场多元和包容的聚会,而上马用25载时光,将这样的运动精神展现到极致,也呼应了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