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未来|父母回家还是孩子进城?

魏东霞
2020-12-02 10:2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 王煜 制图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2019年GDP总量超过99万亿元,人均GDP达到70892元,为中国在“十四五”期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总量超过2.3亿的流动人口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子女的留守与随迁问题并未获得根本解决。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2018年仅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数量就达到2078.8万人。随着人口增度放缓,老龄化加剧,留守儿童进城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亟需的劳动力素质和质量。

那么父母应该回家还是孩子进城?陆铭(2020)指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是个国家战略,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持续推进孩子与父母进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7.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持续增加,第三产业占比已近达到53.9%。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我国未来还要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城市必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人口也将持续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因此,让父母回家既不现实也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让孩子跟随父母进城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让孩子进城,教育就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我们先来看三个与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相关的小故事:

故事一:张小姐和丈夫十几年前从湖南到广州打工,孩子出生后回老家由奶奶抚养,夫妻俩继续在广州工作。张小姐是一名理发师,丈夫是厨师。两人月收入保守估计10000元。他们租住在白云山脚下一处民房多年,每月租金几百块。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奶奶越来越力不从心,她既没有办法也没有精力管教孩子,更难为孩子提供营养美味的饭菜。张小姐说,她作为理发师,没有办法给自己的儿子理发,这是最大遗憾。为了能够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他们决定让孩子读县城的私立学校,每学期学费8000元,全封闭管理。即便如此,孩子依然因为打游戏、上网等常被老师投诉。无奈之下,张小姐决定回老家带孩子,丈夫继续留守广州。张小姐非常不愿意回去,一是不太习惯老家的生活,觉得有点无趣;二是广州工作收入更高。她更愿意将来在广州不限户口的郊区买房定居。张小姐说过几年她应该会回来的。   

故事二:小王是我朋友。她是90后,研究生毕业,在广州与父母生活。小时候有过一段留守的经历。小王爸爸在1990年代独自一人从四川老家来广州工作,妈妈与小王在老家生活。妈妈定期来广州看爸爸。后来,妈妈带着正上小学四年级的小王一起来到广州工作。小王在广州读了一所民办小学。到了读中学的年龄,因为中考和高考的原因,小王只好独自回老家跟外婆一起生活。小王说白天还好,晚上总会想爸爸妈妈。遇到跟同学闹矛盾的时候,非常无助。后来小王考上了大学,工作之后来到广州跟父母一起生活。她说自己非常想办一所按照不同地方中考和高考内容设计的民办学校。这样随迁的孩子就可以不用回老家读中学,但也能回老家参加升学考试。

故事三:林阿姨是广西人,在我们家做过一段时间家务。30年前就出来打工,属于比较早来广州务工的人员,现在50多岁了。她先生与她是同乡,他们有两个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大儿子跟爸爸在广州做水电工,小儿子在广西读大专,毕业了也准备来广州。两个孩子之前一直在老家由家人照顾生活,他们夫妻二人长期在广州打工。他们在天河区棠下租了一间两居室的民房,月租金800元左右。一家三口每人月收入在2000元上下。前两年林阿姨花了几十万在老家盖房子。我曾建议她不用在老家盖房子,把钱给儿子在广州买个房子,他们以后应该不会回老家了。她自己也这么认为,但是总觉得没有安全感,最后房子还是盖了,但每年全家只在春节回去一次。2016年的一个中午,林阿姨在我们家工作,当听陆铭老师在演讲中提到法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可以自由迁徙时,她非常羡慕地说,如果我们也能这样就好了。此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育的可获得性是影响流动人口子女迁移的关键

以上故事可见,孩子的教育始终是父母最关切的问题。我们使用2011-2017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测算,发现平均而言配偶留守比例不超过10%,但是子女留守比例却达到30%,其中3岁以下儿童留守比例20%左右;小学阶段儿童留守比例提高到30%左右,初中阶段孩子留守比例35%左右,到了高中阶段则在40%上下。在留守的孩子中,父母均不在身边,独自留守的儿童占比达到70%,大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留守比例更高。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陈媛媛的研究也发现,从2014年开始,政府严控人口超过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此后流动儿童入学门槛提高,留守儿童数量增加。以上海为例,2014年全上海入学儿童减少5万人。而这减少的5万人大部分并没有与父母一同返乡,很多孩子单独回到老家成为留守儿童(陈媛媛,2018)。

广州也有农民工子弟小学,价格与张小姐老家的民办学校差不多,甚至还略便宜。孩子将来的升学是流动人口最担心的问题,小王小学毕业被迫返回家乡,也是考虑之后中考和高考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三件事。第一,流动人口非常关心孩子的教育,甚至他们为了孩子能够通过教育实现阶层跃升,而不吝于子女的教育投资;第二,流入地城市,如果能够提供充分的教育供给,很多随迁孩子可以不用回老家,与父母分开成为留守儿童;第三,中考和高考衔接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虽然困难重重,但关涉上千万孩子的教育与未来,我们应该运用智慧逐步解决。尽快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给其更有希望和美好的预期。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关系几代人的未来。流动人口子女因为父母进城较早,对城市更加熟悉,长大之后更容易进入父母的务工地工作。上文林阿姨的故事涉及了几代农民工跨省务工的选择。林阿姨在犹豫中还是把在广州工作攒下的几十万积蓄花在了老家的房子上。如果我们能够逐步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尤其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林阿姨的选择也许会不同。她之所以最后决定在老家盖房子,是因为她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面临着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的现实,她预期自己可能很快要回老家带孙子,因此盖房子是必要的。如果我们能够尽快完善落实流动人口市民化问题,尤其是优先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这个涉及到二代农民工及其后代在城市居住接受教育的问题便迎刃而解。教育是最有可能帮助个体实现人力资本积累和阶层跃升的方式。流动人口在城市打拼既是为了自己养家糊口,也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拓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供给

故事二中的小王,如果当年爸爸妈妈能够找到一所中学,既可以读书又可以衔接未来的中考和高考,她也就不必一个人回老家与外婆生活。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监管、市场参与和社会联动的力量,共同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就如小王希望建一个可以衔接不同地区学习内容的学校一样,让孩子在城市与父母共同成长。在广州和深圳,流动儿童就读的民办学校获得了政府的审批,学校的环境也比较稳定,每学年学费在5000到10000元之间,对于符合要求的学生,广州政府提供1500元/年的学位补贴,深圳政府提供最多不超过5000元/年的学位补贴(陈媛媛等,2017)。当然,城市政府的补贴无法完全覆盖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成本,外来务工人员需要负担一定的赞助费或者学费。

流动人口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是愿意为孩子支付教育支出的,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的原因。随着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中小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门槛,但是5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教育资源依然紧张。最近几年很多城市出现“抢人”大战,主要吸引大学以上高技能劳动者。实际上,城市对高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是互补的,从各国城市发展规律看,1个高技能岗位,就会增加5个消费型服务业的岗位,其中2个是医疗、艺术、法律等高技能劳动力从事的岗位,3个是餐饮、收银员等低技能劳动力从事的岗位(Moretti, 2012)。因此城市不应该仅仅将市民化待遇给予高技能者,对低技能者,尤其是那些已经在城市工作多年、有稳定工作的劳动者同样应该给予市民化待遇,包括为低技能工作者子女提供基本的教育机会。

多渠道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资金来源

流动人口通过在城市打工,逐步接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更重视亲子陪伴。这意味着,分离对他们而言更加痛苦。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不惜代价在老家县城甚至工作的城市为孩子找到更好的学校。这其中也包含了对亲子分离的补偿心理。在故事一中,张小姐的小孩在老家县城高价就读一所全封闭严格管理的私立学校,说明她也愿意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

大量流动人口及其家庭成员进入城市的确会增加城市提供公共服务的压力,流动人口贡献的财政资金可能无法完全覆盖城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因此,建立和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经费多层级政府共担机制刻不容缓。据2019年国家统计年鉴,省内(泛指)随迁子女(即本省外县随迁子女)占比为57%。对于省内流动人口,应该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励城市政府为省内流动人口子女提供义务教育经费。对于跨省流动人口,应该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励城市政府为跨省流动人口提供义务教育经费。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市场,弥补城市政府教育供给不足的短板,通过个人付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的教育问题。

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将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几千万孩子的教育涉及中国百年大计,这些困难和挑战都应该逐步克服。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是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长期留守的经历会降低留守儿童的认知能力及其人力资本质量。留守儿童问题关涉你、我、他,需要全社会关注和倾力解决。

[作者魏东霞系广东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本文是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19年度课题 (立项编号:2019GZYB94)的阶段成果。]

------

“城市的未来”关注3500万流动儿童和6500万留守儿童,呼吁改变1亿中国儿童身份困局。本专栏由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纵横计划”资助,在此感谢。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