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哈尼梯田里的“稻鱼鸭”走上大城市餐桌

裘一婧
2020-11-17 13:39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举措。《上海的责任:对口帮扶亲历者说》一书即将出版,口述者都是上海东西部扶贫协作与对口支援工作的组织者、见证者、参与者。澎湃新闻重点挖掘其中的产业扶贫故事,从一个微观视角深入观察“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尽管过程很艰辛,但这个模式让广大贫困人口实现了真脱贫,当地经济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红河州梯田鸭。 本文图片均由口述人提供

口述:蒲永锴

采访:裘一婧

整理:裘一婧

时间:2020年5月22 日

2016 年 6 月,我作为上海市第十批援滇干部奔赴云岭大地,来到云南省红河州,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沪滇扶贫协作工作。当时正处于全国人民全力脱贫攻坚、为实现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目标的关口。受限于经济、自然条件及交通状况,当地百姓生活贫困,对个人而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锻炼和经历。

我出生于四川省的一个贫困农村,本就来自大山深处的我对农村生活十分了解。因此,到农村工作,我并不担心是否能够适应。如何有效开展工作、真正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才是我当时脑海中唯一的考虑。一到云南,我就带着小组成员到红河州13个县市尤其是7个贫困县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州情、县情和帮扶需求。红河州处于云南省南部,地广人稀,面积约3.23万平方公里,大约是上海的5倍,人口是上海的1/5左右,460多万。虽然这里山峦连绵,风景极美,但是受制于产业单一、出行困难、信息不畅、自然灾害频发等不利因素,当地的经济较为落后,平均1个县1年自身的财政收入只有1亿左右,支出大约20亿,缺口很大,贫困程度可想而知。

贫困山村的种种困境,让我们深深认识到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同时也激发了攻坚克难做好沪滇扶贫协作工作的干劲和决心。

“当地所需,上海所能”。我们开展项目的原则,不是凭空拍脑袋,而是针对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找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进行合理开发。高原立体气候、山区面积占比大、自然资源丰富……这些特征正是红河这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差异化发展的优势所在。哈尼梯田的“稻鱼鸭”项目就是典型的案例之一。

云南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农耕文明的代表,应当得到保护,然而单纯种水稻附加值较低,一斤米卖不了多少钱,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长此下去梯田就会被撂荒。于是,我们想到推广“稻鱼鸭”项目:梯田里除了种红米稻,还可以养梯田鸭、养稻花鱼。哈尼梯田的形成本身就是精细农业的体现,稻鱼鸭综合种养在当地局部村庄已经有实行,但作为一种既可以提高单位亩产收入又能保护梯田的范式没有大面积推广,也没有形成产业化,推广这个项目具有较大经济价值和文化意义。该项目在申报沪滇产业项目时得到沪滇两地项目主管部门的一致认可。

只要愿意做这个项目的贫困户,我们就免费发放鸭苗、鱼苗和红谷稻的种子。2018年,我们为稻鱼鸭项目提供了500万资金支持,2019年提供了800万资金支持。如果只种植水稻,一亩产出仅有2000多元,实施“稻鱼鸭”综合种养之后,一亩综合产出能够达到8000元左右,单位亩产值直接增加6000元左右。加入这个项目的人家在收入上基本都成功达到脱贫标准。项目实施两年多以来,在哈尼梯田核心景区的新街镇有1000多农户得到了项目资金支持,并从中受益。

此外,原先当地人养鸭,主要是养来生蛋供自己食用,没有认识到“老鸭”的经济价值,我们便给他们资金支持,发展生态梯田鸭品牌。鸭子直接放在田里散养,区别于普通的基地饲料喂养,养了二三年的鸭子可以卖到二三百元一只,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哈尼梯田里的稻花鱼。

全生态绿色产业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又保护了他们独有的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稻、鱼、鸭共生,形成了哈尼梯田特色的生态产业,梯田红米、梯田鸭、梯田鸭蛋变身“可以吃的世界文化遗产”。事实证明,推广“稻鱼鸭”项目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为了解决农产品的出路和销售问题,我们还帮助当地建设了一系列配套项目,建设绿色食品产品园,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实现“公司化运作”。例如红米和鱼鸭,由当地公司统一收购,再进行加工,把鸭蛋加工成咸鸭蛋,对外销售。谷子、稻田鱼、梯田鸭都是保底收购,在这种运营模式下农民所卖即所得。 

在销售渠道方面,我们有一个愿望:“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上海市民的餐桌。”将云南的“山珍”变成上海的“海味”。我们是从上海过去的,知道上海有市场需求,所以我们在推动“沪企入滇、云品入沪”上积极想办法、出实招。充分发挥自身桥梁纽带作用,全力做好协调对接工作,为红河与上海的社会组织、企业“牵线搭桥”。2016 年 9 月,红河州委、州政府在上海举办了红河高原特色农产品推介展,把红河州的优质农产品引到了上海市场。自援滇以来,我动员组织了50多家上海企业走进红河、考察红河——云品中心携上海买手及电商公司到红河对接高原特色农副产品。如今,元阳红米、建水红薯和蒙自米线等红河特色产品已走入上海家庭,“红河的菜园子”变成了“徐汇的菜篮子 ”。

除了“稻鱼鸭”项目,我们还根据当地海拔高度不同发展梯度扶贫产业,不同海拔高度气候条件天差地别,适宜发展的产业也各不相同。红河丰沛的河水加上气温颇高,水汽蒸发到三四千米、五六千米,便形成降雨,造就了独特的立体气候。“稻鱼鸭”项目适合在海拔一般在800米到1600米之间,属于中海拔,这个区段正适宜哈尼族、彝族耕种梯田,还能发展梯田云雾茶。海拔低一点的地方属于热带,处于干热河谷,春节前后的气温可以达到30度左右,很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可以发展热带水果产业,比如甘蔗、柑橘、芒果、香蕉等。干热的河谷就像一个天然的大棚,我们就支持种植各种冬季蔬菜;针对海拔比较高的地方,就种植中药材,比如板蓝根、重楼(云南白药的主要原料)等。之前当地农民虽然也会这样做,但是相对分散,我们就有意识地去引导他们,帮助他们规划“一村一品”,发展“一县一业”,形成规模化效应。

回顾这三年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忙碌而充实的。每周都在州和县两个办公地来回奔波,不是在会议室、项目点、就是在去往各处的路上,度过了三年流动的日子。三年红河行,一生云南情,如今,这片土地已经沉淀到我的内心。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求创造辉煌绚烂,但求脚踏实地。

【口述人简介】

蒲永锴,1970年4月生。2016年至2019年,为上海市第十批援滇干部,任云南省红河州政府副秘书长,2017年9月起兼任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委常委、副县长。现任上海市徐汇区政协副秘书长、专门委员会办公室(委员联络室)主任。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