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部落〡埃尔多安之野望

澎湃新闻 12-11 17:11
土耳其全部对外战略,包括其叙利亚和伊拉克政策,存在着一个根本的前提性错误。那就是,土耳其不拥有将自己的宏大意图变成现实的能力。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日前表示,俄罗斯准备谅解土耳其。这是否意味着俄罗斯要缓和因为苏24战斗机被击落而陷入冰点的俄土关系呢?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的。梅德韦杰夫说:“俄罗斯总统普京不建议采取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尽管俄罗斯决定谅解土耳其,然而此事对俄土两国关系造成恶劣影响”。所谓“谅解”仅仅是排除了对土动武的选项而已。

俄罗斯总理的态度体现了莫斯科一贯的外交风格,用戴着铁手套的手向对方递上玫瑰花。毫无疑问地,普京没有打算将自己在中东的主要政策目标调整为惩罚大胆妄为的土耳其,保住叙利亚现政权并维持其在打击极端主义斗争中的合法地位,比让已经颜面扫地的土耳其继续出丑重要多了。尽管如此,俄罗斯也不准备用主动示好的方式来实现缓和。

的确,俄罗斯排除了战争选项——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那根本不会是一个选项,同时却放下话来,接下来要看土耳其的表现。这种“大度”中所夹杂着的蔑视,对于曾被普京批评为具有“反俄基因”的土耳其而言,与其说是看到了递上来的鲜花,还不如说感受到了迎面扇来一巴掌的凉风。俄罗斯的画外音是非常清楚的——你黑了我一次,我不打你个满脸花已经算够意思了,不过这事儿可没完。

土耳其和俄罗斯打了几百年交道,这种弦外之音肯定不会听不明白。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上个月底,土耳其突然逮捕了两名宪兵少将,指控他们卷入了2014年初被揭露的土政府官员向叙利亚境内极端组织偷运武器的丑闻。那一事件被曝光后,已经有两名省检察长和一名土耳其宪兵军官被逮捕并以“叛国罪”遭到起诉。

2014年初,三辆属于土耳其国家情报署的卡车装载着武器秘密前往叙利亚,结果在土耳其境内被宪兵查获,事发当初,彼时任外长现在为总理的达武特奥卢辩称卡车里没有武器,只有提供给叙利亚境内土耳其“亲人”的人道主义物资。不料,话音刚落,被逮捕的卡车司机却招供说,他知道卡车里运载的就是武器,而且不是送给所谓“亲人”而是交给土耳其方面也认定的极端组织的。当场被打脸的土耳其正发党政府虽然在案发后逃过了一劫,然而“报应”最终还是在2015年底土耳其击落俄罗斯飞机以后来到了。

为什么土耳其要在2015年11月29日逮捕这两位宪兵少将以及同样涉案的一位宪兵上校呢?很难说这是因为此案的调查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令人惊异的新发展,因为此前一年,已经有两位检察官遭到起诉了。而11月29日这个时间节点,距离俄罗斯威胁说要公布土耳其政府特别是埃尔多安的儿子涉及与“伊斯兰国”的石油走私案,仅有短短数日。

俄罗斯的威胁与土耳其少将的被捕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外交语言上可以说,没有关系,这两件事情是完全的孤立事件,切不可以阴谋论妄加猜度。但无论如何,这总是一个值得改编成电影的好素材,电影的名字可以叫作《车与帅》。

用两顶将军帽平息普京的愤怒这个主意是有些荒唐,但是,考虑到土耳其近年来的外交和军事活动轨迹,脚踏实地并非土耳其的风格,琢磨出如此具有“想象力”的主意倒也不是不可能——

在过去数年里,土耳其曾试图用蓝色马尔马拉号事件在中东穆斯林世界树立抗以(色列)领袖的形象,结果遭到美国的阻挠铩羽而归;也曾联合巴西提出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土巴伊三方合作方案,同样在美国那里碰了个大钉子;土耳其还曾用购买中国“红旗九”防空系统的信誓旦旦来试图迫使欧洲将自己的“紫苑”系统打折促销,结果是两手空空。中国固然没有拿到订单,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倒是一件好事儿。试想一下,如果土耳其早下决心,拿到中国的防空导弹系统并在今年11月之前部署在土叙边境,击落苏24的就可能不是美制F16战斗机了。尽管这并不会让中国成为肇事者,然而无论如何这样的事情都会给中俄关系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就这一点而言,似乎中国还得“感谢”土耳其政府的信用不佳,避免了土耳其人用中国武器伏击俄罗斯战斗机的不幸事件。塞翁失马,还真是这个理儿。

土耳其对外战略想象力旺盛的最新表现,倒不是他们指责俄罗斯在叙土边界搞“种族清洗”,而是他们非常无厘头地向伊拉克境内增兵。说到“种族清洗”,这事儿土耳其原本倒也不算陌生,现在还有成千上万的亚美尼亚人和库尔德人要和土耳其政府谈谈他们的前辈以及他们自己100年来的所作所为呢。在这里谈到一个世纪前的亚美尼亚大屠杀,当然也只是谈谈,没有别的意思,完全和当下的中东局势无关。

回到土耳其向伊拉克增兵的话题上来。是什么原因促使埃尔多安在未得到伊拉克政府的允许下,将数百名士兵派进伊拉克和控制摩苏尔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做邻居呢?是像土耳其政府所宣称的那样为了防止“伊斯兰国”对土耳其军队发动攻击?可是“伊斯兰国”武装从来也没向土耳其军队开过一枪呀?即使是“伊斯兰国”在安卡拉火车站发动的袭击,受害者也主要是埃尔多安政府的批评者。批评土耳其政府的抗议者被恐怖分子给炸了,这算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对不起,又跑题了。还是土耳其向伊拉克派兵的话题。土耳其政府的决定不论其理由究竟如何,其未经伊拉克政府同意就派军队越过土伊边境的行为显然是赤裸裸的侵略行径。而埃尔多安事后在电视上公开宣称伊拉克现在不高兴,但他们最终会理解的言论,或许只有当年日本人所描绘的“王道乐土”可以与之相比。

坦率地说,恰恰是这种言论,暴露出了土耳其增兵伊拉克的真实目的并不是和“伊斯兰国”作战——如果安卡拉真要对“伊斯兰国”动手的话,和伊拉克政府知会一下,顺便把美国大使也请到同一间办公室,不是什么办不到的事情。问题在于,土耳其只是和伊拉克库尔德地方当局有了接触,全然不顾这片地方理论上仍然是伊拉克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法律事实——虽然事实的真实性也不过尔尔。

土军的不请自来,显然不是为了保卫伊拉克领土免遭恐怖分子的蹂躏,而是为了图点儿别的什么。至于这个“别的”到底是为了显示一下存在感,还是为了保护一些土耳其没办法明说的什么人,抑或仅仅是因为在叙土边境被俄罗斯挤了脑袋而再寻求一个所谓的缓冲地带——动机可能有很多,但无论哪一个都不能使土耳其对伊拉克领土的侵略行为变得合法。

土耳其这么折腾,到底图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深深地隐藏在埃尔多安的脑海中,和这位总统决定击落俄罗斯飞机的时候到底怎么计算的成本和收益一样,恐怕是一件永远都找不到答案的悬案。然而,可以探讨的是,土耳其能够从这些折(ZUO)腾(SI)获得可观利益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常识告诉我们,安卡拉什么都得不到。

这倒不是因为埃尔多安的行为大多缺乏必要的法理依据且前后矛盾,而是因为土耳其全部对外战略,包括其叙利亚和伊拉克政策,存在着一个根本的前提性错误。那就是,土耳其不拥有将自己的宏大意图变成现实的能力。归根结底,土耳其只是地区强国之一,而不是世界大国,哪怕83%的土耳其人都认为自己的文明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也不行。

目前,全球性力量除了一个习惯上不过问别人家事的以外,都或自愿或被迫地投入到了中东地区,作为地区力量的土耳其,其权重迅速下降。这个时候的最优策略可不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为了在伊拉克获得或者保住比较可疑的部分利益,就让全世界都觉得土耳其是个捣蛋鬼,对于安卡拉来说,到底上不上算?中国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儿,别揽磁器活儿。俄罗斯人说,铁匠打铁的时候,老鼠不要伸爪子。土耳其人怎么说?没人知道。

当然,土耳其人也可以什么都不和别人说,他们是美国的朋友,有话和美国说就够了。但是,美国人说什么就那么可靠吗?美国人说的和土耳其说的,一定一样吗?一个人可以和马云在同一个朋友圈里,互相点个赞,甚至还一起做过几笔小生意,但这绝不意味着这个人就是马云。牢牢地记住这一点,对自己、对别人、对全世界都是一件挺好的事儿。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