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豪门政治有雷区,“中巴经济走廊”怎么走

澎湃新闻 03-17 08:29
假如某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沦为巴基斯坦权贵家族谋求私利的工具,则不但背离了中方推行中巴经济走廊的初衷,更会给未来巴基斯坦政权变动后中国在巴投资的安全造成巨大隐患。

        2014年下半年,巴基斯坦执政党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与前国家板球队队长伊姆兰•汗的正义运动党之间漫长的街头对抗逐渐降温,伊斯兰堡的大街恢复了往昔的平静。这场起因有些莫名其妙的政治对抗不但严重影响了巴基斯坦联邦首都区和卡拉奇等各大城市民众的日常生活,也拖累了拟议多年的“中巴经济走廊”计划的实施。这一计划此前双方政府通过多轮磋商已经达成广泛共识,原本就等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时正式启动。最终元首访问和“走廊”计划启动却因为伊斯兰堡的街头政治而不得不推迟。

        随着巴基斯坦国内政局逐渐趋于稳定,“中巴经济走廊”再次被巴政府提到议事日程上。目前,巴方正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恢复对巴的访问,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启动“走廊”建设。

        “中巴经济走廊”与中国政府之后推出的“一路一带”战略在性质、意图和实施方式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一路一带”的DEMO版。然而,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别,需要被注意到。那就是“中巴经济走廊”在计划参与国从政府到民间的受欢迎程度要普遍高于“一路一带”的参与国,可以说是中国近年来推出的四大周边开发战略(“一路”、“一带”、“孟中印缅”和“中巴经济走廊”)当中参与国接受度和期待值最高的一个

        我国近年来在周边推行的经济合作规划或者重大基建工程,往往在对象国不同政党、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引发差异巨大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不少国家的政府或执政党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欢迎并支持中方主导的项目工程,而反对党、地方利益集团、环保团体以及具有国际背景的非政府组织则以各种借口表示反对。这其间既有大国代理人背景,也有意识形态偏见,当然,更加不能排除的是对象国不同集团对“一路一带”巨大投资和潜在回报在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

        表面上看,“中巴经济走廊”不太可能遭遇类似风险。一方面,多年来,中巴“全方位全天候伙伴关系”在巴基斯坦深入人心,为两国进一步提升经济合作奠定了至关重要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巴基斯坦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迫切需要得到外部支持,巴各政治势力和社会各界对此具有高度共识。“走廊”战略在巴基斯坦未必没有人质疑,却很少有人会公开反对

        尽管如此,中方仍然应该看到,中巴经济走廊在巴基斯坦的启动与实施同样蕴含着一定风险,其中有些因素与缅甸、斯里兰卡等国的情况类似,但也有些因素是巴基斯坦所独有的,需要引起中国政府以及有关企业的重视,其中最大的隐患就是巴基斯坦相当特别的社会经济结构对“走廊”规划和实施的影响

        巴基斯坦家族政治严重。不论是谢里夫家族所代表的旁遮普,还是扎尔达里-布托家族的信德豪强,甚至近些年在政坛上崭露头角的伊姆兰•汗集团,究其本质,都是大工业贵族+封建地主的混合权贵集团,其政治经济特权还得到了民族、种姓和地域因素的增强。这些政治豪门相当一部分头面人物的首要诉求不是维护和扩展巴基斯坦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的利益,而主要是谋求自己的家族和地方利益。

        中巴经济走廊涉及到巨额投资,对于巴基斯坦来说,这既是国家摆脱经济困境的历史性机遇,但也是各大家族觊觎的大蛋糕。这些家族政治经济影响力巨大,他们之间的斗争既是政治权力方面的,当然也是经济利益方面的。很难想象这些彼此纠缠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政治豪门在面对投资规模巨大的“走廊”计划时能够捐弃前嫌,戮力同心,为实现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经济的再度腾飞而团结一致。

        正如中国的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存在着企业利润和国家战略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一样,巴基斯坦权贵家族在面对“走廊”战略时,也会存在判断如何能更好实现国家利益和更多增进本家族利益的判断问题。一座电厂设在哪里、一条公路从哪里经过,都不可能只涉及到巴基斯坦的所谓“整体利益”,而不涉及到某个家族的具体得失。在一个意见表达非常充分的社会,利益的相关方能够进行公开辩论,虽然往往降低了效率,却增大了社会共识,因而减弱未来出现波折的风险。在巴基斯坦,虽然媒体非常发达,却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家族背景。这种情况下,表面上具有广泛共识的舆论表达,是否与项目所涉及地区的不同阶层民众的观点与诉求重合,并不是没有疑问的。假如某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沦为巴基斯坦权贵家族谋求私利的工具,便不但背离了中方推行中巴经济走廊的初衷,更会为未来巴基斯坦政权有规律地变动后中国在巴投资的安全造成巨大隐患

        问题在于,中国要推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不可能绕开掌握绝大部分政治经济资源的家族势力,更不可能越俎代庖,替巴基斯坦制定规划并负责实施,巴基斯坦也绝不会接受任何损害巴基斯坦主权的做法。然而,只和垄断一切资源的权贵们打交道,却既有可能使得这些投资巨大的项目难以产生预期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又有可能使得中国资本卷入巴基斯坦国内政治斗争,还有可能在巴基斯坦民众当中造成对中国投资项目甚至中国本身的不满。为避免出现此类问题,中方在制定和推行“走廊”计划时应该注意如下方面:

        一、保持项目的合法合规,切忌“走捷径”、“超近路”思想。中国企业需要分清楚巴基斯坦宽松的投资环境和巴个别身居要职的权贵或其代言人为自己家族谋求私利而主动搁置法律程序之间的巨大区别,特别要注意与巴方企业、地方甚至联邦政府达成协议可能的法律漏洞。这种漏洞如果巴政局发生变动,很可能成为继任的前反对党政府手中的筹码。这种风险已经在政局变动的斯里兰卡出现,中巴关系虽然远较中斯关系密切,但并不足以保证巴个别政党或集团在面对中巴经济走廊计划可能带来的巨大利益时,不试图通过制造话题实现重新分配。

        二、保持民用项目的公开透明。中国应加强中巴经济走廊具体项目的当地宣传工作,通过公开透明的沟通,与地方民众、部落首领、媒体等保持对话,主动听取当地民众的意见,并加强对项目中惠及当地民众的内容的宣传。巴基斯坦媒体发达,各媒体的背景也非常复杂,中国企业应注意搜集了解当地媒体的背景及其利益关系,并主动与之接触,影响媒体特别是媒体背后金主的态度。

        三、把解决当地就业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具体项目获得支持的必要条件,并就此加大在巴基斯坦各界当中的宣传力度,通过民众的期待和支持降低个别政治势力和具有国际背景的某些机构进行恶意炒作并在当地民众当中引发共鸣的几率。

        归根结底,巴基斯坦既是中国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中巴关系的稳定对我西部安全意义重大;中巴经济走廊对中国规模更大的“一路一带”战略实施又将产生不可低估的示范性影响,中国不但要通过中巴经济走廊的实施获得重要的战略和经济利益,更要使之成为中国未来国际合作与国际参与的样板。中国应充分认识并利用好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民意基础,同时也要看到这一民意基础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两国共同努力实现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合作历史,以及巴基斯坦社会各界对未来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实现经济起飞的期待,而主要不是来自对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活动和形象的肯定。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传统友谊,是双方各自站在自己的院子里面惺惺相惜应对共同危险只是偶尔到对方家里做客时结下的。现在情况变了,双方要联手做生意,而且要做大生意,自己家里的孩子很多时候还要住到对方家里去,甚至与对方的儿女联姻联亲,这时候多想一下对方的“阶级出身”、“本人成份”未必没有好处。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