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四创五优化】点绿成金 生态富民 ——围场以生态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春分时节,在我省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寒意渐退,绿意渐浓。检农机、磨农具、备农资……田野乡间,一派生机勃勃的春耕备耕、造林绿化景象。

围场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同时,围场又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华北水源涵养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全县有林面积78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8%。

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脱贫攻坚以来,围场县委、县政府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创新实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扶贫模式,全面打响“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两场攻坚战,实现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双胜利”。

经过生态修复,小滦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河北日报记者 田 明摄

荒山披绿装,青山变“银行”

沿承围高速进入围场,蓝旗卡伦乡是首站。这里有樟子松、落叶松、白桦、五角枫、蒙古栎等,密林布满四周群山。

20多年前,该乡一些山上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每到雨季,便山洪肆虐,本就“望天收”的农田,经常颗粒无收。

“如果再不植树造林,山洪马上就要冲到炕头上。”蓝旗卡伦乡烧锅村党支部书记郎建国回忆道,从1993年起,村民开启了年复一年的造林之路。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烧锅村有林面积达到1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1%,曾经肆虐的山洪没了踪迹。

“没想到,当初为阻挡山洪的树林,如今成了百姓的‘绿色银行’。”村民张明远告诉记者,每年8月到10月,密林间都会冒出一茬茬野生蘑菇,采都采不完。“去年,我靠采蘑菇收入了3万多元。”

郎建国表示,如今,高速通到家门口,乡村道路修得平平整整,昔日“死胡同”变得四通八达,各色山货成了城里人的抢手货。“仅蘑菇采摘、加工这一项,全村一年能收入1000多万元,户均增收3万多元。”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为进一步壮大生态优势,带领更多百姓脱贫致富。自2017年开始,该县在蓝旗卡伦乡实施集园林绿化苗木基地和生态旅游观光功能于一体的林业综合体项目。

该项目先后流转7个村的4200亩土地,建设了以“山水林苑郊野公园”为核心的乡土针叶树种苗木展示基地和园林绿化彩叶苗木培育基地,打造了集研究、生产、销售、培育、技术服务一站式综合展示区。通过发展观光林业、休闲林业、健康养生等新业态,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等现代高效林业,实现了一产和三产有机结合。基地建设过程中,探索出“基地带农户、入股加分红”模式,帮助2100多贫困户通过租地得租金、务工赚薪金、入股分股金等形式,实现稳定脱贫。

围场禾兴高原薯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脱毒微型薯生产组培室内查看种苗长势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

转向绿色发展,产业带动脱贫

种植面积75万亩,年产量165万吨,单品作物产量居全国首位,产值超23亿元……小小马铃薯,已成为围场百姓致富的“金豆豆”。

据介绍,马铃薯可分为商品薯和中小残薯。“商品薯可直接进入市场销售。中小残薯只有加工成淀粉,才能产生效益。”围场马铃薯产业办主任张振清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消化中小残薯巨大存量,当地淀粉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最多时达300多家。

“当时,加工条件很简单。淀粉全靠沉淀,不仅淀粉质量差,还会产生大量污水。”承德泓辉双合淀粉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臣回忆往昔,污浊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为推动马铃薯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自2005年开始,围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取缔所有违法排污小淀粉加工企业。

“只有把环保做好,产业才有未来。”李树臣深知淀粉加工业对当地百姓的重要性。

2009年,李树臣投入2400万元,在半截塔镇工业园建起全自动淀粉生产线,其中环保设备投入400多万元。随着节能减排标准的不断提高,李树臣相继投入2000多万元更新环保设备。

2018年,李树臣又决定投资4300多万元,更新所有环保设备。同年,新环保设备正式投用,泓辉双合公司彻底解决污水处理问题。

如今,泓辉双合公司已发展成为集马铃薯种植储存、精深加工、科研开发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0年底,该公司被评为全国首批淀粉加工“绿色工厂”。

在做强企业的同时,泓辉双合公司积极参与扶贫工作,通过土地流转、制定保护价、对口帮扶等多种形式,累计投入500多万元,带动全县3万余农户每年增收1500多万元。

泓辉双合公司是围场积极践行“两山”理念,生态助力脱贫的一个典型。截至“十三五”末,围场“1+2”(文化旅游、食品医药、能源环保)绿色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先后获得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打造了“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等生态旅游新地标,全县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400万千瓦。

在围场雷字村金莲花种植基地,农民采摘金莲花。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

厚植生态底色,实现绿富双赢

“前几年,这里到处是荒草,一刮风全是土。”遥望远处嬉戏翱翔的枕鹤、大雁等候鸟,在位于御道口村附近的小滦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洁员徐素华细数着家乡变化。

小滦河发源于塞罕坝,系滦河最大支流,曾经由于人们常年打草放牧,植被破坏严重,牲畜粪便污染河水。为保护坝上地区生物多样性,承担涵养水源、阻隔沙源的重任,自2013年起,围场开始建设小滦河国家湿地公园。

经过几年的生态修复,湿地公园面积达3755亩,湿地率达70%。如今,这里有390多种植物,是黑鹳、白天鹅、大鸨、鸳鸯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还成为上坝旅游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美起来的不仅是生态,还有百姓的生活。“做保洁,一年能挣近万元。”徐素华说,为更好地保护湿地公园,村里还建起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既能灌溉牧场,还可绿化园林。“我家也趁机开办了农家院。去年,收入1万多元。”

人勤春来早,田园备耕忙。在雷字村外的天原药业800亩金莲花种植基地内,农民正忙着平整土地。

金莲花是围场地标性植物,具有抗菌消炎功效,被称为天然抗生素。“金莲花多生长在温差大、海拔高、雨水足的地区,对环境要求十分苛刻。”天原药业办公室主任丁怡澜说,为更好保护和开发金莲花资源,天原药业经过科技攻关,于2015年成功培育出第一代杂交金莲花——“中华一号”,攻克人工种植金莲花难题。

2016年以来,天原药业相继流转土地2000多亩,通过基地示范,引领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一亩能产干花3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最低150元的保护价计算,亩产值可达4500元。”丁怡澜说,目前,围场人工金莲花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

除了金莲花,围场还建设玫瑰花、沙棘等基地近6万亩,带动全县11278户贫困户参与生态项目建设,每月增收2000到3500元。打造林果产业专业村26个,产值达5.7亿元,辐射带动1.6万人增收。发展林下种药6000亩,林下种菌110万袋,带动8000名贫困人口增收。截至2020年底,围场14.2万人稳定脱贫,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

“‘十四五’期间,围场确定了打造新时代生态文明样板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知名森林草原满蒙文化旅游示范县、国家级清洁能源综合生产应用示范县的发展定位。”承德市政协副主席、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众民说,围场将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河北日报记者 李建成 陈宝云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三重四创五优化】点绿成金 生态富民 ——围场以生态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