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沙尘暴的成因已找到:云图上类似台风眼但实际差距巨大

北京日报客户端3月28日消息,时隔13天,沙尘暴再次到来,这已是今年第二波沙尘暴天气。如果留意卫星云图,您会惊奇地发现——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地区,竟有状如台风的空气漩涡,尺度相比台风也是不遑多让。

3月28日8:15(北京时间)FY-4A气象卫星云图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供图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实时监测沙尘整个移动过程,内蒙古东北部可以清晰看到气旋云系的螺旋眼区。在它的强力旋转下,沙尘被“甩”向华北东北,不过这不是“台风”,但其实它的学名叫——蒙古气旋。

那么,近期蒙古气旋为何多发?与台风有什么关系?它该为沙尘天气“背锅”吗?通常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这些问题,咱们来一一解答。

春秋季多发,与台风大不一样

蒙古气旋本身其实是温带气旋的一种,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常见的温带气旋还有江淮气旋、黄淮气旋等。

统计数据显示,在所有温带气旋中,江淮气旋影响我国次数较多,而蒙古气旋所占比例较低。尽管如此,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条件具备时,蒙古气旋的爆发力十分惊人,比如前不久它带来的近十年最强沙尘暴与此次沙尘天气过程。

中央气象台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饶晓琴介绍,蒙古气旋发生或发展在蒙古中部和东部高原一带。该地区的西部、西北部多高山,蒙古中部和东部处于背风坡,有利于气旋的生成和发展。

春秋季,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气旋出现次数最多,冬季次之;夏季,锋区北移,暖空气活动占优势,故气旋显著减少。

属于热带气旋的台风与属于温带气旋的蒙古气旋相同点在于——两者都是空气漩涡,也都是低压系统,所以从卫星云图的外观上看,温带气旋有时也有清晰的“风眼”。

但它们不同之处更多——

1.生成区域不同。温带气旋一般出现在温带,在中高纬度地区活动;而台风一般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在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带上,两个系统可能会发生性质上的变化,热带气旋也可能转化为温带气旋。

2.尺度大小不同。温带气旋普遍“个头”较热带气旋大,直径从数百公里到数千公里不等。

3.两者结构不同。台风为正压、无锋面的暖心系统,主要依靠来自热带海洋的水汽和热量来维持和发展,发展强烈时中心会出现晴空区,主要活跃在夏季。温带气旋为斜压、有锋面的冷心系统,主要依靠西风带的斜压能来维持和发展,通常前部为暖锋,后部为冷锋,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陆地和海洋上都可以生成。

4.带来的天气不同。台风带来的影响性天气主要是风雨等,而温带气旋带来的天气就比较丰富,除了常见的狂风暴雨,还有雾、沙尘、强对流和暴风雪等。

5.影响区域不同。台风带来的风雨天气主要出现在台风眼周围的区域,以台风眼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风雨影响;温带气旋是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它在冷暖空气相遇的一条冷、暖锋面区域上“部署”风雨。

常伴有大风、沙尘和霜冻

饶晓琴介绍,蒙古气旋对我国北方的天气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大风、扬沙和降雨,尤其以大风最为突出。我国北方的春季大风天气多与该气旋影响有关。发展强盛的蒙古气旋,在气旋的任何部位,都可出现大风。

3月28日风场实况图 中央气象台供图

而降水一般不大,甚至没有,这是因为气旋内暖空气多来自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和河西走廊一带,水汽不足,常常除了中心北部出现一些降水以外,其他地区多半只有高云。

值得注意的是,蒙古气旋的活动,总是伴有冷空气的侵袭,所以大风、风沙和霜冻等天气现象可能随之而来。

蒙古气旋生成后往往向东或东南移入我国。饶晓琴介绍,蒙古气旋的移动路径一般有两种:一是向东进入我国内蒙古,然后经东北平原沿松花江下游继续东移;二是东南移进入我国华北,入渤海再经朝鲜半岛东去。

从今天的沙尘天气预报来看,华北和东北地区,被蒙古气旋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其实每年温带气旋生成的数量远远多于热带气旋,但往往给我国造成重大影响的少之又少。对公众而言大多未及察觉便已消散。但今年这两次沙尘过程,也让公众彻底认识了一次蒙古气旋的威力。

(原题为《造成两次沙尘暴的原因找到了!云图类似台风眼但差距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