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吧
下载APP
下载APP
进入原新闻
进入原话题
下载APP
去提问
注册
/
登录
下载APP
打开澎湃客户端提问
登录
搜索
视频
战疫
时事
财经
思想
生活
上直播
七环视频
温度计
一级视场
World湃
湃客科技
纪录湃
围观
@所有人
大都会
追光灯
运动装
健寻记
AI播报
眼界
关键帧
世界会客厅
中国政库
中南海
初心之路
舆论场
打虎记
人事风向
法治中国
一号专案
港台来信
长三角政商
直击现场
公益湃
暖闻
澎湃质量报告
绿政公署
澎湃国际
外交学人
澎湃防务
唐人街
澎湃人物
浦江头条
教育家
全景现场
美数课
快看
战疫
10%公司
能见度
地产界
财经上下游
金改实验室
牛市点线面
科技湃
澎湃商学院
自贸区连线
进博会在线
社论
澎湃评论
思想湃
上海书评
思想市场
私家历史
翻书党
艺术评论
古代艺术
文化课
逝者
澎湃研究所
市政厅
城市漫步
智库报告
专栏
异次元
海平面
一问三知
有戏
文艺范
身体
私·奔
运动家
私家地理
非常品
楼市
生活方式
澎湃联播
视界
亲子学堂
赢家
汽车圈
IP SH
酒业
分享
精选
Front Page
焦点
Focus
思想
Thoughts
讨论
Discussion
目击
Witness
文艺
Arts
教育
Education
探索
Discovery
百科
General
圆桌
DISCUSSION
健康
Health
法律
Legal
运动
Sports
品位
Taste
商界
Business
投资
Investment
政务
Government Affairs
明星
Celebrity
直播
Live
澎湃新闻客户端
我是暨大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副教授卢晶亮,如何透过音乐窥探经济生活,问我吧!
商界
2021-09-22
卢晶亮
黑胶唱片、磁带、CD、流媒体音乐,从最早依靠唱片销售取得收入,到后来21世纪初盗版音乐的泛滥
…
以及流媒体的出现,音乐消费渐渐变得廉价而唾手可得,现场演出成为收入主要来源。
为什么音乐越来越容易取得,演唱会票价却越来越贵?门票定价背后有哪些经济学原理?花3元买一首歌的“收听权”值不值?为什么歌手靠上综艺赚钱,好的音乐越来越少?什么样的歌手才能开演唱会?普通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经济学知识?我是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副教授卢晶亮,关于音乐产业背后的经济学知识,欢迎向我提问!
分享
309
共32个提问,
13
个回复
进行中...
一只饺子OAQ:
3
2021-09-22
为什么现在歌手发专辑越来越少了?反而是网络歌手大行其道,但网络歌手却又很难成为歌星?
卢晶亮
:
2021-09-25
309
以前歌手想发片要打动唱片公司老板,同一时期市场上的歌手不会特别多,听众主要是通过唱片接触到歌手。而在网络时代歌手通过一首歌让听众听到的机会变多了,但是盈利模式变了,网络流行歌曲的特点是容易上头但流行时间不长,因此常常是歌红人不红,重点是上头的歌曲,至于是谁唱的不重要。所以会出现很多如流星般划过的网络歌手。
回复
澎湃网友aM3aeu:
1
2021-10-06
老师你好,我发现有的音乐人在赚钱这一方面并不是仅仅满足音乐这一主业。比如周杰伦,不仅出专辑,还开店和投资。这一现象是否说明音乐行业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把鸡蛋放不同的篮子。
卢晶亮
:
2021-10-07
70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周杰伦直到2010年左右还保持一年一张专辑的速度。但后期节奏慢下来,一方面因为唱片收入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他自己也不想用太差的歌滥竽充数。归根结底还是靠唱片获得收入太难,即使对于周杰伦来说也是。而周杰伦的演唱会应该说是华语乐坛最卖座的,所以后期他即使没有副业,靠演唱会也会获得可观的收入。至于你说到音乐人的收入不稳定性,确实存在。音乐行业是典型的超级明星经济,底层的普通音乐人确实收入不稳定。
回复
Hsieh Chak-wai:
1
2021-10-06
喊麦算是音乐的一种吗?
卢晶亮
:
2021-10-12
1
一种曲艺艺术吧
回复
平凡的山药子:
1
2021-09-30
老师您好,抖音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土嗨音乐潮流”,是因为抖音向下沉市场渗透是么?同样被打上“土”标签,为什么快手没有像抖音这样成功呢?(感觉有点跑题,但我很好奇)
卢晶亮
:
2021-10-06
3
我觉得跟两个APP的定位与策略有关,你经常会听到一首歌叫“抖音”神曲而不是“快手”神曲,表明抖音更关注短视频的背景音乐是否流行。
回复
听白:
1
2021-09-28
为什么目前的流行音乐都是以快节奏居多,而且作曲方面也难以再有创新了
卢晶亮
:
2021-09-29
15
快节奏的歌容易在30秒内抓住耳朵,流量时代的特征。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如果一个大牌歌手和一个新人歌手合唱,一般把大牌歌手安排先唱,先留住听众。
流行音乐产业如同任何一个和创新创造有关的产业一样,需要有一定规模的人参与才能繁荣,我国现在职业音乐人太少了,从业者整体水平提高就慢。
回复
谭清110:
1
2021-09-27
卢老师,你好,我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可以听懂音乐?因为我未懂它,我不知何来透过它再去窥探生活
卢晶亮
:
2021-09-29
13
这本书讲的是音乐产业运行和经济运行规律的相似之处,我猜想你想了解的是如何欣赏音乐艺术。艺术有时候就是用心去感受,不能够完全用理性去拆解。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人听一首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但是传世名曲之所以经典在于表达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会引起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人民的共鸣。
回复
山有木兮卿无意:
1
2021-09-28
您好,请问为什么现在一些神曲那么多人听?是真的好听吗?大街小巷都是这种旋律,怎么会有人为此消费呢?
卢晶亮
:
2021-09-28
14
神曲的诞生是大数据算法的产物,目的是在30秒内抓住听众的耳朵,容易学习,过于流行自然就牺牲了艺术性。所以你会发现所谓神曲特别适合做短视频的背景音乐,听的越多越上头。
回复
一只饺子OAQ:
1
2021-09-26
为什么很多歌手说已经没钱发歌了?歌手本人靠其他收入补贴发歌是真实还是噱头?我们在平台上所付的费用最后能有多少到歌手本人手中?
卢晶亮
:
2021-09-27
15
分不同类型,有的歌手签了唱片公司,版权属于公司,公司跟歌手按合同约定给钱。有的是独立音乐人,比如直接和平台签约,那么平台播放量越高,那分到钱就越多
回复
代码再敲也看不懂:
1
2021-09-23
请问卢老师,很多演出位置好的价格更高,甚至黄牛炒的还能更加离谱,这种定价方式是有什么经济考量吗?还有黄牛这种是我们独有吗?到底是什么助长了他们的存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卢晶亮
:
2021-09-25
22
黄牛的存在是演出市场不规范、商业模式不成熟的产物。在中国如果一个歌手去不同城市开演唱会,可能是不同演出方承办,包括门票销售也是。因此你在票务网站上买票时,放出来的票源已经是“剩下的”(人情票的位置都比较好,演出方先留下了),还有部分被黄牛机器抢票截留了,你只能去门口买黄牛票。最终的结果是肥了黄牛的口袋,但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成熟的做法是有一家演出公司承包所有的巡演,和一家票务公司合作,利用一些技术手段遏制机器抢票,并才有分时分段销售模式,尽可能的让最想看的观众买到门票
回复
澎湃网友RF36vq:
1
2021-09-28
卢老师,听不类型的音乐,与经济水平有太大的关系吗?
卢晶亮
:
2021-09-29
3
听什么样的音乐和教育水平及文化修养是有关的,如果你有古典音乐的基础,你可能更喜欢听李泉、丁薇这样的小众歌手。如果听歌只是图个热闹,容易理解,你可能会喜欢凤凰传奇。能够做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歌手还是少数,像邓丽君就是无法超越的传奇。
回复
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呢:
2
2021-09-22
您好!为音乐付费究竟值不值?付费听音乐和付费超前点播是不是一个道理啊?都能赚到消费者的钱
卢晶亮
:
2021-09-25
19
超前点播是一种价格歧视,最想看的人会在买了VIP的基础上再付费超前点播,因此网站赚取了最大利益。音乐流媒体也有这种策略,一般你买了流媒体的VIP,可以听到一个曲库,但是部分歌手的新专辑是要另外付费的,只有最想听的人会再多付费购买。
回复
:
1
2021-09-25
请问老师,音乐软件付费,怎么才能解决,我仅仅买一个APP的会员,就能听各个歌手的歌,哪怕是老歌也好。
卢晶亮
:
2021-09-26
13
音乐付费软件之间有竞争才是好事,这就是为什么反垄断希望几个平台能够共享版权,这样你才能在一个APP上听到很多歌手的歌。但是总有一些歌手的版权是独家的,只在某个平台出现,需要额外付费
回复
披星戴月地吃哈密瓜:
1
2021-09-22
为什么音乐越来越容易取得,演唱会票价却越来越贵?线下看重的是体验??
卢晶亮
:
2021-09-25
3
一方面受盗版的影响,唱片销售赚取利润收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现场演唱会是一种即时消费的服务产品。就好比在家看电视足球转播会看的更清楚,但球迷还是愿意去现场,服务的体验是无法替代的。最后,现在演唱会的制作成本也越来越高,并且有时候实际票价更贵是因为黄牛的影响。
回复
加载更多…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