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吧
下载APP
下载APP
进入原新闻
进入原话题
下载APP
去提问
注册
/
登录
下载APP
打开澎湃客户端提问
登录
搜索
视频
战疫
时事
财经
思想
生活
上直播
七环视频
温度计
一级视场
World湃
湃客科技
纪录湃
围观
@所有人
大都会
追光灯
运动装
健寻记
AI播报
眼界
关键帧
世界会客厅
中国政库
中南海
初心之路
舆论场
打虎记
人事风向
法治中国
一号专案
港台来信
长三角政商
直击现场
公益湃
暖闻
澎湃质量报告
绿政公署
澎湃国际
外交学人
澎湃防务
唐人街
澎湃人物
浦江头条
教育家
全景现场
美数课
快看
战疫
10%公司
能见度
地产界
财经上下游
金改实验室
牛市点线面
科技湃
澎湃商学院
自贸区连线
进博会在线
社论
澎湃评论
思想湃
上海书评
思想市场
私家历史
翻书党
艺术评论
古代艺术
文化课
逝者
澎湃研究所
市政厅
城市漫步
智库报告
专栏
异次元
海平面
一问三知
有戏
文艺范
身体
私·奔
运动家
私家地理
非常品
楼市
生活方式
澎湃联播
视界
亲子学堂
赢家
汽车圈
IP SH
酒业
分享
精选
Front Page
焦点
Focus
思想
Thoughts
讨论
Discussion
目击
Witness
文艺
Arts
教育
Education
探索
Discovery
百科
General
圆桌
DISCUSSION
健康
Health
法律
Legal
运动
Sports
品位
Taste
商界
Business
投资
Investment
政务
Government Affairs
明星
Celebrity
直播
Live
澎湃新闻客户端
我是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王思渝,新技术、新玩法为博物馆带来什么变化,问我吧!
百科
2021-05-25
王思渝
曾经,我们心目中的博物馆是收藏着蒙娜丽莎真迹的卢浮宫,是摩肩接踵才能一睹埃及木乃伊真容的大英
…
博物馆。然而今天,博物馆行业开始面临新的变局。故宫博物馆建立了数字文物库和数字多宝阁;苏州博物馆打造“可以听见的古建筑”;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开进巷弄、嵌入社区,把居民的老照片、老物件、“虎撑子”等胡同声音收纳展出。
新技术、新概念正为博物馆带来怎样的变革?当博物馆走向平民化、无边界,其职能是否也开始发生变化?我是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王思渝,新技术、新玩法正为博物馆带来怎样的变化,问我吧!
分享
310
共22个提问,
12
个回复
进行中...
午夜南瓜会变马车:
1
2021-05-27
王老师您好!想问问您越来越多博物馆推出线上版,依靠强大的网络可以在线浏览博物馆藏品,这种和我们线下实地看有什么区别吗?我反而觉得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例如蒙娜丽莎的画像,线下还是有玻璃罩子,反正也都看不出大学问来。。
王思渝
:
2021-06-28
21
不同的人群有时选择会不同,有的人就会觉得我要亲眼去目睹“圣物的光环”。所以博物馆在提供线下服务的同时会也去扩展线上服务,在做好线上服务的同时也没有丢掉线下服务。
回复
要月亮奔我而来:
1
2021-06-01
这些博物馆是开给社区里的人看的,还是给社区外的游客看的?如果大家去北京,不还是会首选故宫博物院这样的知名博物馆看吗?
王思渝
:
2021-06-28
9
所以确实在很多博物馆学的经验和理论文章中都会呼吁,这样的博物馆首要的受众在于社区里的人(当然,这不意味着它不具备对外开放的职能,只是少数人的游戏)。在博物馆学里面曾经提过一个词,叫做内向型博物馆。
回复
要月亮奔我而来:
2
2021-05-31
请问考古中挖掘出来的物品都会进博物馆吗,不进博物馆的那些去了哪儿?
王思渝
:
2021-06-28
1
有部分还在考古发掘研究机构的收藏当中,服务于研究。
回复
牧羊er:
1
2021-05-29
您好,考古是找寻老物件和发现过去,但是社会大势是永远向前、不断创新,考古能有什么建设性作用呢?
王思渝
:
2021-06-28
1
历史和过去总能给人更多关于今天和明天的警示。
回复
飞驰而过:
1
2021-06-02
王教授您好,您觉得进入博物馆必须要听讲解吗?还是说边走边看、欣赏一下物品之美,也可以?
王思渝
:
2021-06-28
1
万事没有必须吧。你作为观众,你有选择的权利。博物馆努力的方向也正是在追求为你提供更多元的选择。
回复
Irqe:
1
2021-06-14
请问您怎么看待最近的一档综艺,叫《五十公里桃花坞》,让一群艺人去搭建理想社区,振兴乡村?是炒作,还是真的对社区建设有益处?
王思渝
:
2021-06-28
1
这档综艺其实我没看。作为宣 传来说,我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到乡村、社 区这样的话题。但是更学术的来说,乡村 振兴是一个在地性和长期性都很强的工作。我们作为外来学者很多时候都不敢越俎 代庖,我们还是更多期待在 地的力量能够有序合理地参与进来。
回复
代码再敲也看不懂:
1
2021-05-27
请问震惊闺和虎撑子是什么哇?社区博物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有什么区别.....
王思渝
:
2021-05-30
20
有很多学者也在怀疑社区博物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之间的差别。事实上他们的界限也确实在越来越模糊。所以,也开始有学者提出来,问题的关键或许不是探讨这二者间的区别,而也可以试着关注这种融合,让传统的博物馆术在这种融合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至于建成之后的这种融合到底是个博物馆还是个文化活动中心,已经不再重要;能让世界更美好就好。
回复
MagicWaltz:
1
2021-05-25
这种新的博物馆有啥意义?难道不应该收藏珍贵的东西吗?这些照片都能收藏的话,咋感觉更像档案馆,而不是博物馆?
王思渝
:
2021-05-30
14
过去对博物馆藏品的理解确实是以时间为标尺的,要有历史价值或者是年代价值,珍稀价值;后来,学术界和实践界对于价值的概念有了扩展,例如,有了“为了明天而收藏今天”的理念。所以,确实如您焦虑的,这样的扩展之后所形成的博物馆是否还是“博物馆”,在学术界也颇有争议。
回复
子非鱼啊:
1
2021-05-25
请问博物馆展品的遴选标准是什么?难道任何关于过去的老物件都可以收藏吗?
王思渝
:
2021-05-30
8
我想您的第一个问题是想问博物馆藏品的遴选标准吧?藏品跟展品还不太完全一样。当然并非任何关于过去的老物件都可以收藏。这要考虑,诸如法规规定、博物馆伦理、博物馆自身的可行性等因素。最核心的,还是一套所谓的博物馆的价值观。博物馆基于怎样的理由认为什么是有价值的。
回复
午夜南瓜会变马车:
1
2021-05-26
王老师您好!上海有个土山湾博物馆,这个算社区博物馆吗?为什么要把博物馆开进社区?社区=小众吗?
王思渝
:
2021-05-30
1
社区不一定等于小众。社区概念在博物馆世界当中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考虑所谓的“在地性”和“平民性”,让博物馆服务特定的人群,让人民有发声的权力。
回复
薇薇安Vivian:
1
2021-05-26
如果说现在的博物馆走向平民化,难道之前博物馆只属于精英阶层吗?
王思渝
:
2021-05-30
1
博物馆学确实会觉得平民化是现在的博物馆的一个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去所有的博物馆都属于精英。只是从大趋势来论的。
回复
柒星:
1
2021-05-25
那些现代社区该不该建造博物馆?
王思渝
:
2021-05-30
1
事实上有很多现代社区正在建设博物馆。至于该还是不该,还是需要问那个社区当时的可行性、必要性,它为什么要建一座博物馆。
回复
加载更多…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