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吧
下载APP
下载APP
进入原新闻
进入原话题
下载APP
去提问
注册
/
登录
下载APP
打开澎湃客户端提问
登录
搜索
视频
时事
财经
思想
生活
战疫
上直播
七环视频
温度计
一级视场
World湃
湃客科技
纪录湃
围观
@所有人
大都会
追光灯
运动装
健寻记
AI播报
眼界
关键帧
世界会客厅
中国政库
中南海
初心之路
舆论场
打虎记
人事风向
法治中国
一号专案
港台来信
长三角政商
直击现场
公益湃
暖闻
澎湃质量报告
绿政公署
澎湃国际
外交学人
澎湃防务
唐人街
澎湃人物
浦江头条
教育家
全景现场
美数课
快看
战疫
10%公司
能见度
地产界
财经上下游
金改实验室
牛市点线面
科技湃
澎湃商学院
自贸区连线
进博会在线
社论
澎湃评论
思想湃
上海书评
思想市场
私家历史
翻书党
艺术评论
古代艺术
文化课
逝者
澎湃研究所
市政厅
城市漫步
智库报告
专栏
异次元
海平面
一问三知
有戏
文艺范
身体
私·奔
运动家
私家地理
非常品
楼市
生活方式
澎湃联播
视界
亲子学堂
赢家
汽车圈
分享
精选
Front Page
焦点
Focus
思想
Thoughts
圆桌
DISCUSSION
探索
Discovery
法律
Legal
百科
General
目击
Witness
教育
Education
健康
Health
文艺
Arts
品位
Taste
运动
Sports
政务
Government Affairs
商界
Business
投资
Investment
明星
Celebrity
直播
Live
讨论
Discussion
澎湃新闻客户端
我是上海交大副教授沈洋,“母职惩罚”和“父职红利”究竟是啥,问我吧!
思想
2021-03-08
沈洋
近日,有新闻曝出武汉多所学校设立“爸爸接送日”,以提醒爸爸不可缺位。在众多传统家庭中,爸爸在
…
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承担的责任远不如妈妈繁重。然而对于妈妈来说,养育孩子似乎被公认为天职,若稍有失职更容易被舆论责备。
“母职惩罚”和“父职红利”究竟是什么?同样是结婚生子,男女性的职场发展会受何影响?当妈妈在平衡家庭、职场、婚恋与生育的时候,会有哪些困境?我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沈洋,曾对上海职场妈妈群体做过相应研究,关于家庭分工以及女性在职场与家庭之间如何平衡,问我吧!
分享
274
共22个提问,
13
个回复
进行中...
之升:
1
2021-03-08
女性是否应该在家庭中因为自己所做的事,比如育儿,照顾家里这些,得到补偿呢。还是我们已经以另一种没有明文规定的形式做出了补偿呢
沈洋
:
2021-03-10
197
您好。国内外学界都讨论过家务补偿。学者Razavi 在Rethinking Care in a Development Context: An Introduction提到过,家务劳动应该由政府进行补贴。但政府是否有能力负担?应该按照市场价来补充还是按照女性丧失的机会成本?是不是应该由丈夫来补贴妻子?这些都有争议。您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最近的新闻“全职太太离婚获5万元家务补偿”及其引发的争议。
回复
.:
1
2021-03-11
您好,沈老师,我有两个问题请教下您。
1.只有彩礼没有嫁妆,这种形式的婚姻下,彩礼是不是相当于对女性的生育补偿和因生育耽误的职场发展补偿?
2.因为生育,女性在求职时会被歧视,职业发展会受影响。在结婚时期,丈夫有义务补偿吗?如若有,怎样的方式比较好呢?(赚更多钱?)
沈洋
:
2021-03-13
26
有关第一个问题,我不知道彩礼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如何,只知道在农村地区常见,但像上海这样的城市比较少见。过去有彩礼习俗的地区通常是女性嫁到男性家庭,彩礼可以解读为是对女性生育以及女方家庭丧失的劳动力的补偿,但这只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的一种解释。婚嫁涉及感情,彩礼涉及习俗,没有办法用成本收益来精确计算得失。有关第二个问题,《民法典》有提到在离婚时对家务贡献多的一方有权提出补偿,但对于婚姻续存期间并没作类似规定。双方的收入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谈不上什么补偿,也很难操作。Again,婚育不能只从经济学角度去计算,其中涉及自我实现,爱,关怀,牺牲与妥协。如果非常担心因为生育带来的职业发展损失,如果只考虑经济方面的成本与收益,那不如别生育了,省下养孩子那几百万,年轻时可以游山玩水,老了可以住最高级的养老院~
回复
神的鱼儿:
1
2021-03-11
请问沈老师,您觉得男性在现在生娃育儿中有什么样的焦虑呢?承担责任、默默付出、自我消化是不是中国男性的一个特色?(我是指有责任的那部分....他们好像并不会表达?所以导致很多人觉得女性在家庭中付出更多?
沈洋
:
2021-03-13
16
目前衡量付出的指标主要是根据与儿投入的时间与金钱。刘汶蓉(2015)的研究显示白领父亲感知到的育儿压力(包括经济压力、教育子女的压力)更大。但自我感知的压力与育儿付出不是一回事。2010年全国妇联的调研显示,妻子对家庭的经济贡献占40%,但家务时间贡献占70%,休闲时间平均每天比男性少1个小时,因此女性在家庭中付出更多是有证据证明的。
回复
柒星:
1
2021-03-09
怎么避免内卷?
沈洋
:
2021-03-17
0
这是一个有难度的灵魂拷问……可能需要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内卷?在没有用这个词概括这一现象之前,这一现象是否存在?如果一直存在,那么为什么要避免?然后再谈如何避免
回复
柒星:
1
2021-03-09
男性的压力是否大于女性?
沈洋
:
2021-03-17
0
这个问题无法一概而论。男女之间有阶层、民族差异;女性内部也有阶层种族等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压力。压力也分自我感知的经济压力、家人催婚催育压力等等。所以你的问题如果能更加聚焦,那么我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回答
回复
澎湃网友m2qmUr:
1
2021-03-11
老师好,目前的社会环境和男性对于平权的认识似乎还不足以支持女性生育后的发展,想问下对于女性自身来说,如果陷于家庭和事业无法兼顾的两难局面,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么?
沈洋
:
2021-03-13
17
工作家庭的冲突不仅仅是女性的问题,也是男性的问题与社会的问题,因为这是性别互动的结果,也与社会政策有关。个体能做的有限。我有几个不成熟的建议:1)让伴侣和家庭其他成员了解女性生与育的不易,2)转发性别平等相关文章;3)不要对伴侣收入提升有过高期待,明确提出自己需要伴侣更加顾家;4)一起看反映女性困境的剧,比如《坡道上的家》
回复
澎湃网友imyeai:
1
2021-03-08
女性平衡家庭和事业,是不是真的必须放弃一项?在我们单位我看到很多身居高位的女性领导都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都需要老公的支持才行,那这样的生活是否会被一些观念陈旧的家里人不赞同呢?
沈洋
:
2021-03-10
28
为什么说是“老公的支持”?照顾家庭和孩子难道不是老公应该做的么?家庭与事业的“平衡”是一种神话,更准确说是家庭事业的冲突以及取舍~有关你最后一问,我妈还经常让我别太拼了,要“像个妈妈样子”,我会听她的么?
回复
代码再敲也看不懂:
1
2021-03-11
是不是因为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比较高,养育孩子的成本也非常高,父亲的收入不能支撑整个家庭的开支,才需要母亲外出工作?
沈洋
:
2021-03-13
10
我国从毛时代开始城市女性就业率就位于世界前列。我们的被访中产二胎妈妈都表示即使丈夫的收入完全能负担家庭生活,自己也有工作的需求,理由集中在如下几点:1)女性需要经济独立,2)不工作会和社会脱节;3)再就业有难度;4)孩子成长得很快,很快就不需要妈妈了。工作是自我认同(self-identity)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大多数女性不是被迫出去工作,而是自己有在公共领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回复
治怡:
1
2021-03-09
请介绍一下什么是母职惩罚和父职红利?
沈洋
:
2021-03-10
18
你好!母职惩罚通常指女性由于生育导致的职业中断以及收入降低。即使她们继续全职工作,雇主可能会认为母亲能力更弱、更少把精力投入工作,使得女性的晋升机会相对更少。
而男性在成为父亲之后通常会更努力地投入工作,获取更多的人力资本与收入,减少家务劳动,这就是父职红利。
回复
三木王子:
1
2021-03-11
我看到,有些女性纠正这种失衡的方式是选择不婚或者不生育,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了呢?是否应该认为这种失衡是时代局限性的必然的代价?
沈洋
:
2021-03-13
1
工作家庭冲突问题不仅仅是女性的问题,也是男性的问题与社会的问题。个体可以选择不婚不育去抵抗潜在的母职惩罚。但如果很想生育的话,或许可以找个支持性别平等的伴侣,找一份相对家庭友好型的工作,还可以搬到托育机构更完备的社区。时代的局限性可以靠我们一起发声去改变。
回复
SwingToys:
1
2021-03-08
您好~您做过全职太太吗?很好奇在女性地位、经济独立重要性不断被肯定强调的今天,还会有人选择全职?新时代女性做全职太太有什么独特的特点?和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家庭主妇有何差异?
沈洋
:
2021-03-10
3
您好。“全职太太”这个称呼似乎预设着中产及以上的阶层属性?根据2010年全国妇联的调研,有近7成女性不在业是因为需要在家料理家务。全职在家更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新时代女性”不知具体指的是什么类型女性?当代女性面临着职场性别歧视、社会育儿体系不足等很多局限,需要看到“自我选择”背后的制约因素。
回复
治怡:
1
2021-03-08
请问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女权斗争胜利的产物吗?
沈洋
:
2021-03-10
1
我觉得是斗争的产物,但是很难界定什么是“胜利”。距离首次庆祝妇女节已经一百年过去了,性别平等还是没有达到。。
回复
午夜南瓜会变马车:
1
2021-03-08
请问沈老师~母职惩罚和父职红利具体是什么意思呢?现在依旧存在吗?哪怕已经出现了全职爸爸这个角色,担任起养娃育儿的责任了?
沈洋
:
2021-03-10
0
您好。母职惩罚和父职红利请见我第一个回复哈。现在国内外依旧普遍存在。目前我国全职爸爸比例还很少,根据全国范围的调研,育儿主力还是母亲以及祖辈。
回复
加载更多…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