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吧
下载APP
下载APP
进入原新闻
进入原话题
下载APP
去提问
注册
/
登录
下载APP
打开澎湃客户端提问
登录
搜索
视频
战疫
时事
财经
思想
生活
上直播
七环视频
温度计
一级视场
World湃
湃客科技
纪录湃
围观
@所有人
大都会
追光灯
运动装
健寻记
AI播报
眼界
关键帧
世界会客厅
中国政库
中南海
初心之路
舆论场
打虎记
人事风向
法治中国
一号专案
港台来信
长三角政商
直击现场
公益湃
暖闻
澎湃质量报告
绿政公署
澎湃国际
外交学人
澎湃防务
唐人街
澎湃人物
浦江头条
教育家
全景现场
美数课
快看
战疫
10%公司
能见度
地产界
财经上下游
金改实验室
牛市点线面
科技湃
澎湃商学院
自贸区连线
进博会在线
社论
澎湃评论
思想湃
上海书评
思想市场
私家历史
翻书党
艺术评论
古代艺术
文化课
逝者
澎湃研究所
市政厅
城市漫步
智库报告
专栏
异次元
海平面
一问三知
有戏
文艺范
身体
私·奔
运动家
私家地理
非常品
楼市
生活方式
澎湃联播
视界
亲子学堂
赢家
汽车圈
IP SH
酒业
分享
精选
Front Page
焦点
Focus
思想
Thoughts
讨论
Discussion
目击
Witness
文艺
Arts
教育
Education
探索
Discovery
百科
General
圆桌
DISCUSSION
健康
Health
法律
Legal
运动
Sports
品位
Taste
商界
Business
投资
Investment
政务
Government Affairs
明星
Celebrity
直播
Live
澎湃新闻客户端
我是美食专栏作家艾栗斯,人类为何爱食臭,问我吧!
品位
2020-08-13
艾栗斯
美食作家
一碗臭臭的螺蛳粉为柳州创造产值70亿,还创立了产业学院。国人的食臭能力有多强?长江中下游被称
…
为“中华食臭带”,臭苋菜、臭芋艿梗、臭鳜鱼......从蔬菜到豆制品再到肉类,做法是“万物皆可臭”,吃法是“食臭亦有道”,心法是“无臭不下饭”。
此外,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逐臭”饮食。瑞典的鲱鱼罐头、法国的蓝纹奶酪、日本的纳豆……“臭气熏天”的食物是如何捕获人们的心?
我是美食专栏作家艾栗斯,关于人类为何爱食臭,欢迎一起聊聊
Ta的其他1个话题
我是一枚研究食物史的吃货,食物变好吃经历了什么,问吧!
分享
82
共12个提问,
5
个回复
进行中...
熊:
3
2020-08-15
我国有哪些经典的臭味菜?能上国宴吗?
艾栗斯
:
2020-08-18
77
国宴有道徽州臭鳜鱼,这道臭食真心推荐!生鲜的水产品风味较弱,而发酵能够赋予鱼肉产品特殊的风味。腌制好的臭鳜鱼外皮呈现铜绿色光芒,鱼鳃依旧泛红,内里却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在鱼体内源酶和微生物共同作用下,蛋白质、脂质和其他有机物被降解生成氨基酸、游离脂肪酸和核苷酸等小分子,琥珀酸、乙酸、乳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的含量逐步增加,共同赋予鳜鱼肉酸、鲜、甜和发酵香味(有研究发现甚至还能产生橙花果香)。面对这样美好的臭鳜鱼,徽州人会拿一整条来先入油锅两面略煎盛起,再用葱姜蒜油锅翻炒,加入笋丁、肉丁、剁椒调成翻滚的汤汁。这时再邀臭鳜鱼与汤汁同烧,直烧得骨刺与鱼肉分离,盛盘时整条鱼却紧致不散。拨开鱼皮,层层白嫩的蒜瓣鱼肉似百合,入口鲜郁又弹牙多汁,发酵后的鱼肉鲜甜风味尤其突出。
回复
Love Finds a Way:
5
2020-08-14
我只想知道,有些东西闻着臭,吃着香,是怎么回事?
艾栗斯
:
2020-08-14
156
“闻着臭吃着香”,是发酵后产生的硫化氢和氨基酸在合奏共鸣。比如臭豆腐:豆腐的蛋白质发酵后酶解,释放出丰富的谷氨酸和小分子多肽,带来了奇妙的鲜味;同时发酵过程中也跑出不少硫化物,所以臭豆腐的那股劲儿也有了。这时架起一口油锅,短时高温中把复杂香味逼出来,让臭豆腐外皮焦酥金黄,内里幼嫩香滑。
回复
熊:
2
2020-08-14
“以绍兴为中心”,绍兴人爱食臭?
艾栗斯
:
2020-08-14
62
受季风气候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在炎夏来临之前会有连日的“梅(霉)雨”淅淅沥沥,极度潮湿的空气使得衣物与食物发霉,这段并不愉快的时间又有了“霉雨季”的名字。食物易腐烂难储存,保质期与气候环境攸关的新鲜蔬菜首当其冲。但老天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打开了一扇窗——在用腌渍、浸泡等发酵方式保存食物、与微生物争夺时间的赛跑中,江南人家意外发现,轻微腐坏的发酵给食物带来了不同寻常的气味:一种冲击嗅觉的硫化物的臭味,证明食物已不再新鲜;更重要的是另一种冲击味觉的发酵化学反应,创造的鲜味指数远远高于日常烹饪。与茹毛饮血时代退而求其次的生存方式不同,臭食与食臭是饮食文明进入熟练阶段以后的一种烹饪技巧,如果唐代文人杜宝的《大业杂记(别名:大业拾遗)》所记非虚,那么我国“逐臭”的有史记载可以追溯到隋朝时期。臭食制作里最常见的材料即是蔬菜,冬瓜、南瓜、莴苣、雪里蕻、苋菜梗、菜心、荀根头、毛豆、红豆乃至西瓜皮等等,都可以拿来“霉臭”或“卤臭”,绍兴的臭苋菜梗就属于“卤臭”最典型的一例。
回复
陶知:
6
2020-08-14
食臭?这个词怪怪的。谁爱吃臭东西,还不是因为里边的香?
艾栗斯
:
2020-08-14
27
瑞典的鲱鱼罐头、法国的蓝纹奶酪、日本的纳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逐臭”饮食,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我们吃货大国的贡献。在中国,以绍兴为中心,浙江、江苏、安徽以及上海的臭味当家菜花样繁多:臭苋菜、臭芋艿梗、臭冬瓜、毛豆腐、霉千张、臭百叶、臭鳜鱼......从蔬菜到豆制品再到肉类,做法是“万物皆可臭”,吃法是“食臭亦有道”,心法是绍兴、宁波一带还在坚守的“无臭不下饭”的习俗。
回复
科罗拉多的余晖:
2
2020-08-14
臭豆腐为代表的这些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食物,是否对健康有不利影响呢?
艾栗斯
:
2020-08-18
1
适度发酵的食物可以帮助消化,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如果经验不足,家庭手工腌制的“臭食”在轻度腐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对人体不利的亚硝酸盐、引起腹泻的菌落等等。
回复
加载更多…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