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吧
下载APP
下载APP
进入原新闻
进入原话题
下载APP
去提问
注册
/
登录
下载APP
打开澎湃客户端提问
登录
搜索
视频
战疫
时事
财经
思想
生活
上直播
七环视频
温度计
一级视场
World湃
湃客科技
纪录湃
围观
@所有人
大都会
追光灯
运动装
健寻记
AI播报
眼界
关键帧
世界会客厅
中国政库
中南海
初心之路
舆论场
打虎记
人事风向
法治中国
一号专案
港台来信
长三角政商
直击现场
公益湃
暖闻
澎湃质量报告
绿政公署
澎湃国际
外交学人
澎湃防务
唐人街
澎湃人物
浦江头条
教育家
全景现场
美数课
快看
战疫
10%公司
能见度
地产界
财经上下游
金改实验室
牛市点线面
科技湃
澎湃商学院
自贸区连线
进博会在线
社论
澎湃评论
思想湃
上海书评
思想市场
私家历史
翻书党
艺术评论
古代艺术
文化课
逝者
澎湃研究所
市政厅
城市漫步
智库报告
专栏
异次元
海平面
一问三知
有戏
文艺范
身体
私·奔
运动家
私家地理
非常品
楼市
生活方式
澎湃联播
视界
亲子学堂
赢家
汽车圈
IP SH
酒业
分享
精选
Front Page
焦点
Focus
思想
Thoughts
讨论
Discussion
目击
Witness
文艺
Arts
教育
Education
探索
Discovery
百科
General
圆桌
DISCUSSION
健康
Health
法律
Legal
运动
Sports
品位
Taste
商界
Business
投资
Investment
政务
Government Affairs
明星
Celebrity
直播
Live
澎湃新闻客户端
我是一名在香港从事保险证券行业的理财师,关于奔赴香港购买保险的问题,问我吧!
投资
2016-11-25
王泓睿| 影响力
322
注册金融理财师
我是注册金融理财师,从事金融行业5年,以协助可爱的人们达成财富自由,实现人生理想为自己的使命
…
。现任某证券公司香港高级理财策略顾问。几年来协助数以百计的个人,家族和企业客户完善自己风险隔离,资产配置以及财富传承。为什么现在大陆人都喜欢奔赴香港购买各类保险?面临新的环球税收政策的出台,如何在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面,规避风险,提早布局?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讨。
分享
75
共67个提问,
57
个回复
进行中...
利维坦_Leviathan:
2
2017-06-04
为什么说保险业是带杠杆的资金平台?能谈谈您对保险业的杠杆化问题的认识吗?初学者,对杠杆这个词实在理解不到位,望指教?
王泓睿:
2017-06-21
1
您好呀,抱歉最近事情比较多。没有及时回复您。不知道这句话是从哪里看来的。其实来讲,杠杆在金融业无处不在。不仅仅是保险,银行,券商,信托,等等。很多金融都是透过杠杆来做到和盘活的。不说太远,只说保险。现在我们就有一款保险产品。保本保收益4.5%的收益率。因为香港银行的融资成本非常低,现在不到2个点。同时因为保险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稳健和安全的资产受保监法监督和管理。基本是只涨不跌,所以,融资成本甚至比房产更佳低。可以做到6倍多的杠杆。很容易算出来,每多一层杠杆,就有非常大的套利空间。扣除很多费用之后。收益率可以轻松上到12%以上。并且标的是一个保本保收益的保险。试想,银行是抢着给这样安全增值稳健的产品融资的。而同时客户享有保险保本保收益的安全同时又享有香港银行的超低容易利率来套利。这家保险公司又是中资国有背景的雄厚实力。这种产品能不受欢迎吗?这里只是举个简单的例子。因为不同人对于资金的目标不同,像是银行要通过融资来盈利。保险公司要通过保单来获得保费。客户要想尽量安全无风险的情况来提高收益。各个资金端和客户端都有各自不同的诉求,金融就通过设计某种结构和方式,结合风险评估和风控来满足各方的需要。保险利用杠杆也只是简单的一个部分而已。而保险赚取的其实是沉淀资金的时间价值。每种金融模式都有自己个子不同的盈利方式。杠杆也只是一个工具罢了。这个问题其实挺见仁见智的。不知道有没有解答到你的疑惑呢?
回复
一片云:
1
2017-05-27
我买了前海人寿三年万能险需要退保吗?谢谢
王泓睿:
2017-06-01
0
您好呀,方便给我看看具体产品的细节吗?我帮您具体分析一下。
回复
para:
1
2017-02-21
您好,王老师。我是一名工科在读生,大二那年对金融产生了兴趣。我想成为一名基金经理。您能给我些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建议嘛?
王泓睿:
2017-03-09
0
你好呀,PARA,因为前段时间出差,没有及时回复你,跟您道歉。非常高兴你对金融有如此大的兴趣并且想今后从事这一个行业。金融行业其实有非常多的工科背景的人在从事。基金经理往往是从分析师慢慢成长起来的。可以从这个方面来入手。你是学习具体哪个专业的呢?
回复
猴马船长:
1
2017-02-03
老师您好,疾病保险有无类似基金定投的缴费方式?工薪阶层每月有1、2千元的盈余,同时这种收益能到多少能介绍下吗?
王泓睿:
2017-02-10
1
祝您新年好呀,船长您好,之前过年没有及时回复您。您说的这种缴费方式的有的,可以每月缴费,每个季度,每半年,每年缴费都行。每月2000差不多就是25000每年。这种保险是有的。着重保障的保险,收益比较低一些,大约3-4%左右。具体您考虑是保障哪方面呢?
回复
春华秋实:
1
2016-12-08
你好,听朋友说香港有个安盛保险公司,想问问您这家公司信誉怎么样?
王泓睿:
2016-12-10
1
春花秋至,您好。安盛于1816年在法国创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主要业务为保险及资产管理。97年,安盛集团获中国政府批准在上海筹建中外合资寿险公司。同香港的很多家保险公司一样,也是世界品牌500强企业。香港的安盛也是属于香港市场的几家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前几年以101计划而广为咱们国内人所知。
香港的这些家最大的保险公司都有各自的特色。像是友邦以优良的性价比,在国内的理赔方便而出名。安盛则是对于承包相对宽松,一些客户曾经有些不大的健康问题,痊愈后可能有些保险公司已经拒保,而安盛往往是可以承包的,相对于其他保险公司,他的承包相对宽松。而且有些其他公司比较少见的理赔项目,比如高端医疗生育方面的理赔。
总体来说,具体哪一家公司的什么产品最适合自己,可以给您横向对比几家公司的不同产品。从中对比,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详细您可以加我微信307217709和电话13911471081咱们详谈。
回复
leo:
1
2016-11-30
请问,特朗普当选后,美元强势上涨,美国内经济被各方看好,债市结束了多年牛市行情,那么持有债券型基金的人是否需要逐步减持?盼您回复,谢谢!
王泓睿:
2016-12-03
3
您好,平时工作比较忙,周末才回复您的问题,望您包涵。
现在却是整个债券市场承压比较大。同时具体来看的话,也有分别,要看您持有的债券基金主要是涵盖哪些国家,市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的来讲,因为美国大选尘埃落定,之前停步的美元加息会重上议程,历史上来看,每次美元加息都会有8-10次的加息。历时4-6年。这一次才只有去年加息了一次,后续相信还会有一个美元伴随加息走强的大周期。这个时间段,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建议持有美元资产。
同时,根据经济学的原理,货币加息,债券价格则会下跌。尤其是一些久期比较长的长债,例如5年10年期国债。他们对于加息最敏感。久期比较短的一些2-3年期的公司债则会好一些。
那么咱们说回来了,一般来讲债券基金,基金经理会有一个合理科学的搭配,在市场发生变动的时候,会调整自己基金的仓位,通过科学配置,剔除一些长债,加入一些短债,好的有经验的基金经理甚至还会用一些衍生工具做对冲。最后让债券基金的久期甚至小于1.我见到的市场领先的债券基金,久期做到了0.22.非常好,里面还做了货币对冲。表现很不错。
当然,在大的背景下,也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配置资产。如果您是追求财富的平稳增长,尽量降低风险,那么选择好的债券基金也无可厚非。我们也有些不错的债券基金收益能到7左右。如果您想进一步获得更好的回报,那么现在的情况下,建议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美元加息主题下利好的产品和市场。比如美国股票市场,或者某些行业主题的基金。
具体还是要根据您的资金量,投资目标来具体分析。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到您。
如果有进一步私人化的咨询,可以加我微信307217709,电话13911471081
回复
Jackie Luo:
2
2016-11-29
你提到香港重疾险可以保百余种疾病,而国内最多60-70种。但据我了解,其实很多疾病在中国,或全球大部分地区,可能根本没有机会碰到,部分疾病甚至全球只有非洲有几例,感染几率几乎为零。像这样的保险覆盖,意义并不大吧?
王泓睿:
2016-12-03
1
您好呀,其实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了。保险是做防御,就像是修城墙,修了三面,一面没修,其实就相当于没有修。就像是说,我的家族都很健康,没有遗产疾病,得病的概率非常小,几乎没有,那我就不用买保险了吧?这个说法可能背后隐含的思维有些类似。在事情没有发生时候咱们可以抽离出来,理智的用概率来分析。可以当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呢?这个概率瞬间就变成百分百了。那我我们能做到的就是防患于未然。谁都希望保障越多越好。同时价格还便宜。何乐不为呢?
同时,香港不仅仅是在种类上更多,而且条款其实是更加宽松,香港奉行严进宽出,只要承保,理赔时候就非常方便。香港的保险理赔一般都有一个认可的医院名单,每个公司会有所不同,一般包含所有的三甲医院和部分其他医院,也有些私家医院在名单里面,无论看病还是医疗报告一定要在这些认可医院才行。因为这个设计大陆和香港两种不同的理赔体系。
大陆通常是有一个理赔处理的机构,当收到理赔申请,他们会先去调查是否骗保或者是否有理赔资格,再决定是否赔付,或者是否全额赔付,他们有一个自由裁定权。理赔时候会很严格,属于宽进严出。
香港因为没有办法在国内设立这么多机构,他们是反相向的思维,先认可一些列认可的医疗机构,只要是这些医疗机构的单据,证明,病例等等他们都默认认可是合法的,是完备的,只要符合理赔条件就立即理赔。属于严进宽出,只要他们承保了,通常理赔会很顺畅和快捷。
这也是两地一个比较大的区别。
最后,从保单条款的设置;也能看出来,香港的理赔会更加宽松,详细大陆和香港两地的保险条款对比,相信网上很多文章,您可以自己查询。我觉几个小小的例子,您可以看一看癌症的定义两倍的区别。还有截肢的定义,有些国内公司是一定要在肘部以上截肢才理赔,而且是双手或者双脚,而香港大部分则是腕部,同时一肢就已经在保范围了。这两个例子应该还是比较常用的。
希望以上的信息对您有帮助。
回复
Jackie Luo:
2
2016-11-29
我最近正在研究在香港的重疾险购买,但根据我收到的香港经纪人做给我的保险计划书,我发现同样保额的保险产品并不比国内有便宜,甚至比国内贵。我在国内找的也是跨国大型百年保险公司。随着现在国内保险产品和市场的成熟,是不是香港的保险产品优势正在消逝?
王泓睿:
2016-12-03
1
您好呀,您拿到的计划书是哪家家保险公司的什么产品呀?可以给我看一看吗?我也挺好奇的。因为香港保险便宜是有深层次原因的。香港平均寿命是全球第一,男性达到82岁,女性86岁多。死亡率低,平均寿命高才会保费便宜。而国内东部地区平均寿命其实也是超过80岁的,只是西部地区才70多岁,平均下来则低了很多,死亡率高,平均寿命低才造成的同类产品,同样保额,国内比香港贵很多的原因。所以您提到您看的产品并不符合这个一般规律。我也非常好奇,所以也想研究下。您看方便吗?
回复
角色的扮演:
1
2016-11-29
您好!请问现在大陆到香港买保险怎么支付呢?40岁买什么险种好呢?香港保险公司用什么渠道给大陆保险人理赔呢?谢谢!
王泓睿:
2016-12-03
1
您好呀,虽然限制了银联卡的缴费,现在依然可以使用visa,万事达卡来缴费,同时额度不大,不超过10000美金的话,也是接受现金的。40岁买什么险种其实是取决于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的。结合您之前买过的保险给您做一个整体的梳理和分析。总的来讲,重大疾病保险是一定需要的了,看您有没有社保,也可以配置些医疗。同时如果家庭负担比较大,也是要做人寿保障。如果您是企业家,面临着第二代传承的问题,则会有其他的一些方案提供到给您。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个性化帮您制定一个最适合您的方案。一般理赔有两种,如果您在香港有银行账户的话,这是速度最快,直接给您入支票。马上就能到账。第二个是安排汇款回国内,这样的话会慢一点,汇到您指定的受益人的银行账户上面。希望信息对您有帮助,如果需要进一步的咨询,您可以加我微信307217709和电话13911471081.希望能帮到您。
回复
yuleqin:
1
2016-11-29
我有个女儿,今年过年2周岁,我想给她买教育方面的保险,有没有什么类型的香港保险推荐的?另外如果投保的话你们有类似的机构吗?
王泓睿:
2016-12-03
1
您好呀,平时较忙,周末才有空。回复您的问题晚了多多包涵。具体到您的需求,大体上有2-3类保险适合您的教育需求,一般来讲,有一种是特定目标,比如就是18年后出国留学用。那么就是存钱到18年后一起拿,中间无法拿走,这一种是收益最高的。另外,如果您是想中间有一个取款的方便程度,甚至小学就是读国际学校,那么也有一种年金型的,每年有保证的资金金额提供给您。保证孩子一辈子有钱花。这个产品的设计思路是一张保单保三代。小时候的钱可以大人花,孩子大了孩子花,之后可以孙子花,保障100年。还有一种是趋于中间的类型。至于具体选择哪一种,就要详细根据您的情况咱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投保您可以直接找我的。我是香港的持牌经纪人。如您需要进一步的咨询可以联系我微信307217709和电话13911471081.希望能帮到您。
回复
sunqian:
1
2016-11-28
请问重疾保险和医疗保险有什么区别?公司给员工在香港入了医疗保险,个人还有必要买重疾吗?重疾赔偿金额是随着缴保费时间的加长而增多的吗?
王泓睿:
2016-12-02
2
您好,重大疾病保险是属于预付型的保险,只要医生诊断报告确诊疾病就在看病之前预先赔付,极大缓解经济压力。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把未来医疗开支,养病的支出,家人看护的务工损失,自己养病期间的收入损失都涵盖进去。让自己后顾无忧,安心养病。而相对的,医疗保险是属于补偿型的保险,也就是说自己要先去拿钱垫付医药费,看完病之后,再根据保险赔偿的部分,扣除不赔偿的部分,报销一部分医疗开支,保障相对而言有限。如果真的是重大疾病,医疗保险首先就有理赔上限,也就是可能话了50万看病,扣除杂七杂八,进口药,某些不赔偿的治疗方法之外,还有一个上限,可能最后赔偿下来才报销30万,剩下的20万都要自己出。更何况,大病通常也要2-3年修养身体才能恢复健康,如果一休息,工作丢了,收入来源没了,会给家人极大的经济压力,这所有部分,医疗保险是没办法保障的。
而重大疾病保险则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覆盖。保险并不能保证不生病,科学合理设计的保险则可以让意外来临的时候,需要花钱的地方,不用自己花,保险公司替咱们花。而平安健康的时候,钱则是存在保险公司,复利滚存,这笔钱越来越大,留着以后不时之需。这样的保险设计方案才是最终咱们想要的效果。
据我调研结果所知,咱们国内的大部分重大疾病保险的赔偿金额是不会变化的,也就是说,今年我买了100万的保险,50年后还是100万,那么算上通胀,真的到时候需要的时候不够花。而与此同时,香港的保险则会考虑进去通胀因素。今年的100万50年后会变成500万甚至800万。除了可以抵消通胀之外,还能相当于给未来的自己存了一笔灵活运用的基金,以备自己不时之需。可以说设计非常人性化。
您提到公司给您在香港入了医疗保险,那么您是否在香港工作呢?您的医疗保险都包含哪些保障呢?如果方便可以给我看一看,帮您分析下。如果您需要进一步咨询可以联系我微信307217709,香港电话54293978.希望能够帮到您
回复
Faith:
1
2016-11-29
王先生,你好!请问我的父母分别是55岁和53岁,现在还能在香港购买重疾险吗?应该如何配置比较合适啊?谢谢您啊!
王泓睿:
2016-12-03
1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只要伯父伯母身体健康,不超过65岁,都是可以在香港买到重大疾病保险的。
考虑到伯父伯母年纪有些大了,保费会相对比较贵,可以考虑两套方案,一个时直接买重大疾病保险,伯父伯母这个年龄大约可以报道倍率在20-30倍的保障,也就是说花费1万保费每年,可以获得30万的保额的保障。第二个方案时主力买人寿保险,这样可以在同样保费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倍率和保额,同时一部分资金来买消费型的重大疾病,性价比会高一些。唯一缺陷就是这样的重大疾病保险不是保障终身的,看不同公司,一般到了75岁-80岁就自动截止了。
至于说最终选择哪个方向则要拿到方案您详细对比过之后,有您自己作出选择。详细您可以联系我微信307217709,电话13911471081.希望能帮到您。
回复
瀚海♪:
1
2016-11-29
您好。听说内地的保险公司不允许申请破产,是真的吗?那么香港的保险公司会“破产倒闭”吗?
王泓睿:
2016-12-03
1
您好,您听说的消息是真的。咱们内地的法律确实强行规定,保险公司不能倒闭。而除了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都没有类似规定。这个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您提的这个话题非常好。我下面详细说一下。其实这个反应的是咱们中国执政的思维,法律规定也是如此。其实您应该能注意到。咱们中国的各种法律法规,规定等等都是很简单直接,一刀切的。国内用的硬性指标的条款来规定保险公司不能倒闭,其实背后隐含着就是最后出了问题,都要有国家来兜底。
而同时,香港或者说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则是,我要防微杜渐,提前做好防备,尽量避免保险公司倒闭。香港则是用的运营的指引,例如赔偿比例,例如投资范围,例如资金监管。香港对于资金的托管,运用,投资限制有严格的要求,明年还会加强透明度的要求。因此香港的很多国际保险公司都是经历过泰坦尼克号,一次二次世界大战,金融危机n多次,都屹立不倒的百年老店。
总的来说,香港的保险法规规范这些范畴。
1. 《保险公司条例》(第41章)第27至35条赋予保险业监督权力,在保险公司出现令人关注的情况时,采取适当行动,以维护保单持有人及潜在保单持有人的权益。
2. 令人关注的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 偿付比例接近警戒线水平
3. 香港的保险公司每季度需要相监管机构汇报资料
4. 监管机构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防治保险公司恶化
5. 加上对于资本金要求,投资限制,风控限制等一系列的要求
我见过的情况就是,确实有一些经营不良的小的保险公司推出香港市场,优胜劣汰,保证市场健康发展。而这些资产和客户,则有香港政府来牵线搭桥找到大的公司来接手,继续保障客户利益。
整体的思路就是,法律上没有要求你不能死,不过给你一系列的要求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回复
érīń:
1
2016-11-28
我舅舅是瑞士苏黎世保险集团的高管,对于目前国内蜂蛹去香港买保险,如果不是资产过亿的内地家庭没必要去买那些香港分红类保险,这些保险收益率不确定因素太多,还不如自己玩玩股票和基金。富豪们由于钱太多,适当配置一点无可厚非。
王泓睿:
2016-12-02
1
您好呀,这个话题就见仁见智了,香港保险只是一个工具,具体怎么用也是要看每个人的不同需求。有的人看中了香港更好的理赔条款,同样情况,香港更容易理赔到;有人看中香港的国际大品牌,赶紧百年老店的保险公司更靠谱;有的人看中了香港保险比国内性价比更高,同样保额,保费能便宜30-40%;有的人看中了更大的保障范围;有人看中红利收益更好;有人为了买美元保单,坐等升值;有人为了做保单融资绕开外汇管制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并且看中了香港融资成本更低,2-3%,来做杠杆化的投资,提高收益等等等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我们就因应不同的客户需要给客户选择最适合他们的产品就好了。归根结底,保险是一个非常好的财富规划和管理工具,正确配置和使用可以让效果倍增,让财富富过三代,隔离生活和事业发展中的各类风险。而香港则利用自己的金融业领先的优势,设计丰富多样的产品来配合全球不同人士的需求。咱们中国人就像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合的就用,结合国内和国际的优势,用全球视野来规划自己家族的财富。这才是以后的大方向。相信您通过舅舅一定都有所了解。
回复
快乐约克夏:
1
2016-11-28
我们夫妻年轻时没有为自己买好商业保险,现在我先生已经46岁我已经40岁儿子才六岁。有朋友推荐以我儿子的名义买保诚的隽升储蓄型保险到第22年度每年可以拿3万出来补充我们的养老。我觉得我们应该先考虑大人重疾类的保险,尤其我先生他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但46岁再保是不是不划算了?
王泓睿:
2016-12-02
2
您说的非常正确!保险就是要先考虑大人的保障,大人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然后再给孩子配置。如果大人发生意外而没有保障,孩子的保费都交不了了。所以遵循一个原则,先保大人后保孩子。您二位确实因为年纪有点大,保费会贵,这正是因为这个年纪是最需要保险的年纪。贵一点得到了保障,一样是必要的。保险主要是看他的杠杆赔付率。您这个年纪,如果配置香港重大疾病保险的话。杠杆应该还有30-40倍,也就是说,每年保费1万的话,可以获得40万的保障,依然是可以考虑的。而孩子储蓄方面不太考虑保持的隽升,那一个计划红利虽然看着高,浮动也非常大,这几年都没有达标。同时要等到20年后拿钱才比较划算,之后变数太大。还有些其他的类型产品可以选择。具体可以帮你对比几家不同公司的不同产品。到时候您再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是比较好的。而且您自己的健康保障方案也可以考虑几种不同安排。可以考虑直接买有储蓄类型的重大疾病保障,也可以考虑直接买人寿加上消费型的重大疾病,这样来说可以相对于用更少的资金获得更大的保障,唯一不足就是消费型的保险一般是不保障终身的,到了75岁到80岁就会到期。这一点可以具体出来方案对比来看。因为这个平台不能发具体的商业产品的细节。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可以私下联系我。微信307217709,电话13911471081.希望能帮到您。
回复
罗杰:
1
2016-11-29
请问去香港买保险哪些品牌最值得推荐啊?有没有办法在去香港之前就能查询到有哪些保险可以供选择?
王泓睿:
2016-12-02
1
一般来说,香港的这些知名保险公司都是在世界500强排名前列的公司。品牌都有保障,并且往往是百年老店,信誉值得托付。如果您想来香港之前先了解哪些保障适合自己。可以联系我微信307217709或者打电话13911471081联系到我。我是香港持牌的顾问,持有保险,证券,基金,外汇等牌照,可以给您一个专业全面并且适合您的方案。
回复
olive.deng:
1
2016-11-29
那如果想去香港买保险,现在国内禁止刷银行卡,怎么去买呢?还有直接到香港买,是去香港的保险公司买么?
王泓睿:
2016-12-02
1
现在虽然禁止了银联卡刷卡。不过现在保险公司还接受通过visa,万事达卡,银行汇款以及不超过10000美元的现金等方式交费。对于咱们人生保障方面有刚性需求的人都很方便。签约是要直接到香港来签的。到时候我会先给您出几分方案,您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然后带您到保险公司见证本人,并且签约缴费。之后续保理赔都可以在大陆进行,比较方便。
回复
媒体人韩磊:
1
2016-11-29
请问能否推荐一份,适合30岁,有孩子,创业中,已经购买养老保险的我,适合的香港保险?并求私下联系方式
王泓睿:
2016-12-02
1
好呀,您这种需求还是蛮普遍的,我们给像您这样正在人生路上未来家人努力打拼的人有一些或许会适合您的方案。您可以通过微信307217709和电话13911471081联系到我。
回复
三省-吕斌:
1
2016-11-29
王先生好,孩子现在国际高中,四年后出国方向是美国,现在需要给他在资金和保险方面做一些预备计划,有好的建设吗?另怎么联系到您
王泓睿:
2016-12-02
1
吕先生,您好呀,您这个需求现在越来越普遍了。孩子的储蓄和教育基金确实是家庭财富配置的重要部分。像是教育等支出,因为到了那一年就要上学,不存在任何弹性。所以一般选择保险作为储蓄方案,提供一个确定性的保障,白纸黑字,到什么时候拿多少钱都很清楚,同时很难预料宝宝的未来成就,万一考上哈佛了呢?所以一般从宽从早帮宝宝做好准备。同时考虑到孩子还有4年就出国了,就要用到这一笔钱,可能选择会相对收到一些限制。可以会搭配不同的计划一起来做。具体也要配合您的预算和具体想法,咱们详细规划。因为问吧这个平台不能发商业产品的详细信息。您可以加我微信307217709或者电话13911471081来联系到了。到时候咱们可以就方案选择和细节详谈。
回复
曼天飞语:
1
2016-11-29
想去香港给两个小孩买重疾的保险,能否推荐下保险公司的产品和购买途径?
王泓睿:
2016-12-02
1
您好呀,小宝宝的重疾,因为宝宝年龄小,所以很便宜,杠杆倍率能达到120-130倍。花1万的保费能买到120-130万的保额。每家保险公司也有自己的产品设计思路,各种保障的侧重点也不同,比如友邦,会把癌症作为重点保障,可以理赔复发,总共能保3次,而同时,宏利则会重点在中风,他们认为中风的复发率会更加高,可达70%,所以重点保障这一部分,可以保障复发,理赔两次。所以具体选择哪间公司,哪个产品也要您来考量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我可以给您几套方案,给您做一个横向对比。您有需要进一步咨询可以私下联系我。微信307217709,大陆电话13911471081,希望能帮到您。
回复
佳佳:
1
2016-11-28
宝宝一岁多,想给他买保险,有什么推荐的吗?
王泓睿:
2016-12-02
1
您好呀,小宝宝的保险,一般来说分两大类。一方面是健康保障,因为宝宝年龄很小,非常便宜,杠杆倍率能达到120-130倍。也就是说,花1万的保费能买到120-130万的保额。这部分花不了多少钱。重点是在第二方面,宝宝的储蓄和教育基金。来应对宝宝未来人生中像是读书,结婚,买房,创业等等人生重大支出,提前做好准备。像是教育等支出,因为到了那一年就要上学,不存在任何弹性。而且很难预料宝宝的未来成就,万一考上哈佛了呢?所以一般选择保险作为储蓄方案,提供一个确定性的保障,白纸黑字,到什么时候拿多少钱都很清楚,可以从宽从早帮宝宝做好准备。其他方面的储备因为存在一定时间和额度的弹性,可以考虑选择波动性大一些,潜在收益更高的计划来配合。因为问吧这个平台不能发商业产品的详细信息。具体的方案和选择哪些会比较适合您,您有需要进一步咨询可以私下联系我。微信307217709,大陆电话13911471081,希望能帮到您。
回复
Moly:
1
2016-11-30
最近比较关注香港保险,我想买大病重疾险,还有理财需求,36岁。请问买哪家保险公司的好?
王泓睿:
2016-12-02
1
您好呀,其实并没有说哪家保险公司一定好,每家保险公司都会有自己的产品设计思路,来适应不同的目标客户。具体因应客户的需求会考虑不同公司的不同产品做一个搭配。具体您如果有兴趣,可以咱们详谈,微信,307217709,电话13911471081
回复
用户5664927639:
1
2016-11-30
、我的问题,就是是上网的问题,请教教怎上网?!怎么上手机客
王泓睿:
2016-12-01
3
您的意思是想问,您的手机怎么上网吗?具体是什么型号品牌的手机呢?
回复
大鹏:
2
2016-11-28
你好,我父母都五十岁了,只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可以购买哪些保险呢
王泓睿:
2016-12-01
2
你好,考虑到父母年纪已经比较大了。健康方面尤其需要保障,应该要配置重大疾病保险和医疗险。同时重大疾病保险,在香港的倍率50岁左右能达到30倍左右,也就是花费1万的保费能保障30万。另外,也要开始考虑配置些人寿。所以方案有两种,一种是买带储蓄成分的重大疾病险,本身是包含人寿成分。第二种是买人寿险加上消费型的重大疾病,这样以来,成本会比较低,同时可以买到更大保额。具体也要看你们的情况,详细规划,要综合考虑你们家庭的财富结构从这么多保险公司选择一个更加适合的产品和组合。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咱们可以私聊。
回复
金属光泽:
2
2016-11-27
请问精算师将来在大陆会有怎样的发展,谢谢
王泓睿:
2016-12-01
1
您好呀,实在抱歉,这方面我并不是非常了解。个人浅见,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应该是比较抢手吧。
回复
布尔什维克:
1
2016-11-29
在内地大城市诸如上海北京,是否有香港保险公司的咨询机构,或者网上有吗?
王泓睿:
2016-12-01
2
您好,因为香港,国内一国两制,法规制度都有所不同。在香港一定要是持有牌照的人才可以给出合法的咨询和建议。而同时申请香港的牌照一定要是香港的身份。所以两地法规的一些不同,导致很难在国内有香港的合法咨询机构(注意,我说的是合法咨询机构,很多国内第三方的咨询机构在法律上都是无牌经营的,那么他们的建议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没有人监管,则会有很大风险,比如虚假过渡宣传,误导等等)。而统计显示,香港保险的持牌人总数也才只有4万多人在册。而像我这样有保险,证券,外汇等全牌照的综合理财师总数还不到1万人,可以说资源非常稀缺。如果您有相关咨询想找合法的,适合您的建议。可以直接联系我。微信307217709,国内电话13911471081
回复
A首都青年:
1
2016-11-29
去年7月做过直肠肿瘤手术,属于t3n0m0,现在监测身体状况良好,这样的情况还能购买什么重疾之类的保险么?
王泓睿:
2016-12-01
1
您好,您的情况,买保险存在一些变数,有三个可能,一个就是保险公司拒保;第二个就是和肿瘤相关的疾病不保,其他正常;第三种可能就是有些香港保险公司在您疾病治愈的情况下,可以承保,只是保费会比健康的客户贵一些。具体是哪种结果,要您给我诊断报告和病理,我要拿去各间保险公司挨个去问,具体要保险公司的核保部门决定。如果您有需要可以直接微信307217709和电话13911471081联系我。愿您一切顺利。
回复
CA431:
1
2016-11-30
对内地人士而言,香港保险有哪些缺点?
王泓睿:
2016-12-01
1
我前面的回答其实也有详细提到,大陆,香港,各有千秋,适用于不同方面,没有一个产品是100%适合客户的,关键看需求才选择在大陆买还是香港买。主要来讲,就是有两点,一个是香港保险因为司法管辖权,一定客户要来香港签单,对于某些客户来讲不太方便,比如公务员。第二个,香港保险用美元和港币结算,有汇率差异,如果晚点来买,那么人民币贬值了,相当于就要花比之前多些的钱。最后补充一下,还有一个是因为国内太多不规范的第三方公司,存在夸大虚假销售香港保险的问题,这个客户一定要选择正规持牌的香港经纪人才会对自己有保障。
回复
一枚好汉:
1
2016-11-29
我怎么用我内地银行账户里的钱,到香港买保险,你刚才有提到不能用银行卡刷卡购买了。
王泓睿:
2016-12-01
1
您好,现在国内为了保护外汇储备,防止有人利用银联刷卡的方式大额资金出境,所以已经暂停了银联刷卡买保险。不过,如果是visa,和万事达卡,依然可以用。同时也可以开通香港银行来交费,或者不超过1万美元的现金交费。也就是说对于不是利用这个渠道走资而是真正的保险的刚性需求的客户依然买保险影响不大。举个例子,30岁左右的非吸烟客户买重大疾病保险,倍率能达到50-60倍,也就是话费1万保费,保障50-60万保额。而1万美元已经可以买到60万美元保额,相当于400多万人民币保额。同时45岁一下,400万保额还是不用体检的。只需要自己填写健康问卷就可以了。所以非常方便。您的卡是否有visa,或者万事达标志呢?
回复
三省-吕斌:
1
2016-11-29
孩子现在读国际高
王泓睿:
2016-12-01
1
您好,您是想问,孩子在国际学校读高中,想问有什么适合的产品吗?
回复
加载更多…
确 定